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料理王-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小钊脸上笑容很亲和,心里却很意外陈小灶他们这些山区人的思路,暴富了居然买唐,真是让她大开眼界!

  “车又不是什么矜贵东西,开着顺手就成了。现在不是提倡节能环保么,开电动车不会污染到大气,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吧,呵呵。”

  陈小灶随口白唬了两句,讲说:“如果你认识比亚迪4S店的,帮我打听打听哪家有现车,我想明天就提一辆。”

  “好,我还真认识一个开比亚迪4S店的老板,我这就给他打电话问。”

  马小钊麻利儿的打电话帮陈小灶问妥了买车的事。

  确定了陈小灶肯定要买唐,马小钊直接从她朋友那家店里帮陈小灶定了一辆黑色的唐,并亲手帮陈小灶把身份证复印件和驾照复印件都给4S店传真过去了,让那家店今天下午就帮陈小灶跑手续,明天他们直接过去交钱提车。

  这朋友交的,让陈小灶暗暗羡慕,居然不用先给钱,就能跑手续了。

  看来这小女孩在长安城里有点道行,不愧是马福龙的养女。

  联想到身边那个办事拖泥带水的胖子,陈小灶真心感慨,他身边要是有马小钊这么一个能办事的助手就好了。

  要有这样一个干练的助手,那真是帮了他大忙了,不管是创业还是干别的什么,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他省好多心。

  “谢了啊,小钊,晚上我请你吃饭。”陈小灶盘算着和马小钊拉近点关系,未来在长安选址开店等事,他都可以请这位年纪不大但关系很多的小女孩帮忙一起参谋。

  “您别这么客气,陈总,要请吃饭也是我请您啊。上回咱们过手石雕时,龙爷本来想请你吃饭的,你有事不方便。今天晚上你要方便的话,我做东,帮龙爷尽一尽地主之谊。你要想请我的话,等未来再回请我好了。”马小钊嵌着迷人的小酒窝甜甜一笑,让人根本没法拒绝她的提议。

  陈小灶大方的讲:“好,那今晚就让你请我了,未来我再请回你。”

  看了眼表,马小钊问陈小灶:“你有什么特别喜欢的口味吗?或者特别喜欢的餐厅,我现在就打电话订位。”

  “我不挑嘴,什么好吃的我都能吃,但要说最喜欢的,肯定是肉夹馍啊,哈哈。你应该知道吧,我和胖子我们俩是开肉夹馍店的——小灶肉夹馍,在古北还挺有名的呢。”

  “有所耳闻,等过些日子,我一定去古北尝尝你们的肉夹馍。”

  “好啊,到时我让胖子好好招待你。”陈小灶想了一下,讲说:“要不,今天晚上你也别找那些冠冕堂皇的地方请我了,没意思,山珍海味我还真不是特别喜欢。你知不知道长安城里谁家的肉夹馍做的最好吃?你干脆请我吃你们这最好吃的肉夹馍吧,让我尝尝你们城里人的肉夹馍是什么味的,我好好学习学习,未来我要把我的小灶肉夹馍打进长安!”

  “哈哈,陈总,你的志向真‘远大’。你要这么喜欢肉夹馍的话,我就带你吃肉夹馍好了,我知道几家很好吃的肉夹馍店,晚上咱们都可以去转转。”

  “好!”陈小灶被讲的都饿了,从末世回归后,他晕了好几天,只吃了点烤鱼垫补,回到店里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跑来长安了。这会儿他肚子就又叫唤了。

  “龙爷那边要忙的话,我改天再约他好了。”陈小灶直言:“我肚子有点饿,要不咱们先去吃肉夹馍?”

  “陈总你还真是急性子,你要饿了咱们就先去吃馍。”马小钊瞥了一眼陈小灶手旁鼓鼓囊囊的背包,讲说:“你带来的东西,要是不方便带出去的话,可以先寄存在咱们店里,别带到人多的地方磕磕碰碰的弄坏了。”

  “行,这银壶就先放你们店里,让你们店里人帮忙重点照看一下啊,这东西挺稀罕的。”

  被陈小灶这么一讲,马小钊来了兴趣:“陈总,如果可以的话,你能先让我看看你带的是什么银壶吗?我跟着龙爷在这行里也混了不短时间了,对金石古玩略通一二。”

  “好啊,那你就帮忙给长长眼,看看这玩意是不是非常非常的有价值。”陈小灶特意说了两个“非常”,满怀期待的将宝贝银壶从背包里掏出来了。

  小心的褪去油布包裹,将古朴华丽的银壶端到了马小钊眼前。

  马小钊一双雪亮的眸子登时就放亮了,眼中满是关注和细品的神色。


第110章 绝世珍宝


  眼前这件乌黑鎏金的银器,虽然有些年久失色,但神韵中却透着一种掩不住的富丽堂皇气度。

  这是属于大开门的物件,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珍贵价值。

  马小钊心中激起一波难以名状的震撼与惊澜。

  换着角度,她里里外外的仔细欣赏了一番这件银器,越看越是震撼,也越看越觉得这件银器很像长安历史博物馆里的那件顶级国宝——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眼前这银罐的个头,要比历史博物馆里的那个银罐更为高大,通高将近有30厘米,口径接近20厘米。

  其外观,是大口短头,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可活动提梁插入焊接在罐肩部的两个葫芦形附耳内,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

  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周边环绕折枝花,组成两组均衡式圆形图案。鹦鹉展翅于花丛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装饰在提梁罐两面,其余空白处以单株折枝点缀。

  从工艺上来看,这银罐采用了锤击、浇铸、切削、抛光、錾刻、涂金、焊接等至少7种工艺。

  由此可见,制作者是一位十分聪慧、工序娴熟的工匠,匠心独特,这银罐很可能是宫廷用品。

  若像历史博物馆里那个鎏金提梁银罐一样,是唐朝的老物件,那这银罐的价值可就无边无际了!

  从今天下午陈小灶一踏进藏珍堂的大门,马小钊就一直在猜陈小灶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宝贝。

  但她怎都不会想到,陈小灶居然在包里不用任何保护措施大大咧咧的塞了这样一件绝世珍宝!

  这家伙到底知不知道这很可能是唐朝的老物件啊?怎么这么随便的包裹啊!

  他刚刚说要买比亚迪唐,喜欢唐朝,就是故意在说给她听的吧?

  马小钊默默的看了陈小灶两眼,从陈小灶讳莫如深的神态中似乎读出了什么。

  她猜,陈小灶有很大的几率知道这件宝贝的来路。

  按她的认知和理解,这种大开门的老物件几乎不太可能是陈小灶从民间收来的。

  这罐子太扎眼了,只要有点眼力的人就都能看出来,这是顶级的宝贝!

  这东西只要一见光,肯定被各路大收藏家杀红了眼的抢走。

  陈小灶今天给他们藏珍堂拿过来,很可能是这玩意第一次见市。

  记得马福龙和她讲过,陈小灶和金德利身上的气味都不大对,很像是有道行的盗墓者。

  马小钊由此猜得,这银罐有极大的几率是陈小灶刚从大墓中开出来的!

  假如陈小灶是有点道行的盗墓者,肯定去过长安历史博物馆,对古玩肯定有所了解。

  他肯定知道,这银罐的外型和博物馆里的那件国宝如出一辙,甚至比那件国宝的体型更大更为珍贵!

  长安博物馆里那件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唐代银罐中最大气也是最精美的一件。

  但在陈小灶这件更大更精美的银罐面前,那件国宝根本不值一提啊!

  如果那个银罐是国宝的话,那这个银罐就是绝世珍宝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这银罐真的是唐朝的老物件,如果是仿制的赝品那就Low了。

  要判断这种古董的年份,有很多种方法。

  最常用的一种,就是经验去判断。

  按马小钊的经验以及眼力,她觉得这银壶的气韵非比寻常,上面凝刻的那一份无法复制的沧桑感,更是难能可贵。

  这东西是真品的概率太大了。

  心中不由变得翻江倒海。

  表面上却表现的很沉得住气,马小钊试探着问陈小灶:“陈总,我能多嘴问一句,您这大银罐是从哪来的吗?”

  “你觉得呢?”陈小灶反问马小钊。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银罐,猜不到来路。”

  “凭你的眼力,你觉得这是哪个朝代的东西?”

  马小钊听陈小灶这意思,不可能不知道这银壶的年份,便不和陈小灶打马虎眼了,讲说:“您这银罐,外型很像历史博物馆里的那件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有很大的概率是唐代的。”

  陈小灶点点头,进一步问:“唐代的银器有什么显著特点么?在这件银器上有表现出来?”

  “唐代的金器银器造型往往都很华丽精美,工艺复杂精细。当时的手工业已普遍采用了镀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等工艺,制造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在器物成型方面,除了铸造的以外,唐代多使用锤击成型法,这个银罐就是典型的锤击成型。”

  马小钊以茶几上的银罐为例,侃侃而谈道:“其实,金银器的造型及装饰题材作为一种直观形象,不仅起着美化器皿的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这件银罐大口、短颈、腹鼓而圆,喇叭形圈足,罐肩之上有两个葫芦形附耳,提梁插入并焊接在附耳之内,整个造型给人厚重饱满的美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以胖为美和崇尚力量、健康美的时代风尚。”

  陈小灶点头表赞。他也是这么觉得的,如此体胖雍华的银罐,怕是只有唐朝人才最推崇。

  马小钊继续讲:“这银罐的装饰题材以鹦鹉为主体。鹦鹉因美丽能言,是唐代王公贵族最爱的宠物之一。《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驯服,聪慧而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雪衣娘’’。可见当时人们对鹦鹉喜爱的原因与程度。因此,鹦鹉成为唐代工匠们乐于表现的题材。这也是这银罐的显著时代特征之一。”

  马小钊看着罐体上栩栩如生的鹦鹉,赞叹道:“你看这鹦鹉刻画的,振翅欲飞,鲜活而丰满,真是太生动了;各类植物纹样处理的繁简适度、形态各异,既烘托出了鹦鹉的生机,也表现出工匠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石榴代表多子,忍冬、卷草象征繁盛,葡萄因产自西域则应是民族友好和生活祥和的反映。这银罐大概率是唐代的。”

  实在难忍心中的震撼和疑惑,马小钊打破藏珍堂的规矩,略显紧张亢奋的问陈小灶:“陈总,我随便乱猜一句,你别往心里去,我没有任何意思,我就是想辅助判断一下这银罐的年份。您这银罐,是不是从地下开出来的明器?”


第111章 一回生二回熟


  陈小灶一怔:“什么明器?”

  马小钊以为陈小灶在跟她装孙子,挑明了讲:“就是地下的陪葬品啊,您这银罐是从地下开出来的吧?”

  “既然你猜出来了,我就没必要瞒你了,这是我从唐朝的一个大墓里开出来的。”

  点了点自己的右臂,陈小灶胡诌道:“瞧见我这胳膊了么,就是弄这宝贝时伤的,命都差点丢那墓里。那墓里可不止有这一件宝贝,但这次我只弄出来这一件,我拿到你们藏珍堂来给长长眼,如果是好东西,下次我再去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