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夜将至-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谦不说话,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追溯?往哪里追溯?造出完整的穿越门,打回另一个地球,再打回第三个地球?就连本世界所遇到的变异体危机与魔潮危机都没有完全解除,如何能动员足够的力量打回去?就算费尽千辛万苦,付出无数牺牲,最终找到答案,又能如何?

    “是啊,就算找到答案,又能如何?”杨小千看懂了于谦的表情,深沉叹道,“既然能有两个地球、三个地球,就可能有十个、百个、千万个、无数个。平行宇宙?镜像空间?能掌握这种技术的敌人,绝对不是我们能撼动的,即便再给地球人类一万年,不,一百万年,我们大概也无法与之匹敌。”

    “一百万年?大概早就没有人类了吧,我们人类的文明太过精致脆弱。”于谦竟说出一句颇含哲理的话,“宇宙那么大,时空浩瀚无穷,在我们无法触碰无法感知的地方,不知曾有多少文明兴盛繁荣,也不知曾有多少文明消亡寂灭,谁知道会不会有哪一天,我们就突然像那些逝去的文明一样,成为沉入大海里的一颗不起眼的砂砾。”

    于谦的话令杨小千默然,仅仅是地球人类数万年的发展史中,就曾出现许多耀眼一时而后转瞬间崩塌泯灭的文明。若把地球放在宇宙尺度上衡量,连成为缩影的资格都没有,砂砾沉入大海尚且要掀起一丝涟漪,地球毁灭会给宇宙留下什么印迹呢?恐怕不如汪洋大海里的一丝涟漪。

    “呵。”杨小千左手夹着烟,右手伸到额头上将头发一点一点向后顺过去,带着悲凉的意味说道,“感觉一个又一个地球像是放在培养皿里的小白鼠,在不同阶段加入不同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观察结果。或许那么多个地球的出现,只不过是某个高等文明的大学生在做毕业论文,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他答辩顺利通过,祈祷他之后能大发善心。”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可不像你。”于谦不满地瞪着杨小千,“我看你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阵。”

    杨小千点头,这确实不像自己,只是想到个人面对宇宙时的渺小,面对未知时的无力,心里这份无法言表的复杂感觉,太难受。

    用某个老熟人的话来说,真他妈操蛋。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发枪

    除开这个让人深感阴寒的猜想,现实生活里还有更多操蛋的事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翌日一早,杨小千就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和令人头疼的麻烦。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诸多改革方案的筛选与调整,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文件就能做出决定的,杨小千需要请教资深专家、考察具体情况,再以适当的调整方式使得改革方案不违反人民的利益,又能达到文主席和国家的需求。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教育永远是重中之重,文主席将如此重任托付给自己,杨小千感受到的压力异常沉重。

    虽说杨小千只是教改工作的领头人,教改工作时刻受到同级与上级的监督督促,并没有足够的权力搞一言堂,但杨小千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的权力绝不受限于官职。

    “觉醒者议会就是大流氓,你跟他玩政治,他就跟你玩超能力,你跟他玩超能力,他就跟你玩政治。”

    这是流传在上层某些特殊圈子里的一句戏言,从某种程度上点明了觉醒者集团的主要权力来源。即便杨小千非常抵触这个说法,但不得不承认,包括自身在内,每位觉醒者都有这种想法和做法。

    正因清楚杨小千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且觉醒者集团尚未纳入国家管控,所以没有人会触这位杨会长的霉头。

    换句话说,即便杨小千不搞一言堂,也不会有人跟他顶嘴。

    这并不是个好现象,杨小千不否认自己有一定的权力欲,但眼下要做的工作是进行教育改革,哪怕是一个小政策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考生,甚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改写他们的未来。

    此事,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杨小千更希望有人能鞭策、督促以及帮助自己。

    一年前,杨小千自己也是位高三学生,所以明白对于日夜备战高考的学生们而言,教改意味着什么。正因为明白,所以不敢轻易下手,这是一根难啃的骨头,杨小千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只能先从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开展工作。

    11年的高考,距离现在只剩一个半月的时间,无论教改多么迫切,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宣布高考改革,那不仅会使上千万学生与老师家长陷入疯狂,还会使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降到零点——即便这些都可以不在乎,工作协调也来不及,这是个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一两年的准备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等到这次高考结束后可以放出消息,等到明年高考之前可以对考试科目及分数稍作调整,如果教改工作取得成功,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开始全面教育改革。如果不成功……真要是不成功的话,杨小千大概与教改就再没有任何关系,那就是别人该头疼的问题了。在南都保卫战中,杨小千已经犯过一次严重错误,现在没有人提起,不代表大家全都把那错误忘记,如果无法顺利取得成效,接连犯错的杨小千当然不能继续领导教改工作。

    至于现在能带来的改变,就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课程变化。当然,微不足道是相对的,放在教育部领导人眼里看来是微不足道,放在政策落实的基层,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江北省境内所有学校,将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强学行动,所有身体健康无心脏疾病者必须重新参加军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够避免即将到来的军训,哪怕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体军训,并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之后利用假期补上足够的军训时长。

    受到这一行政命令影响最大的并非高中生,而是大学生。

    全省高校,从大一到大四,所有学生必须分批次重新参加军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如果不能取得军训及格的成绩,将会自动顺延到下一次新生军训进行补考,四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如果不能军训过关,或是拒绝参加军训,将无法获得毕业证与学位证,必须等到成功通过军训,才能拿到学校暂扣的两本证书。

    这对于那些已经找好工作单位,准备毕业后即刻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的毕业生来说可真是个晴天霹雳。

    费尽心思找关系,请客送礼装孙子,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等着拿到毕业证立刻入职转正,现在却要参加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军训,不完成不发毕业证?

    开什么玩笑!

    好工作可不会放在那等着!拖一个月?找好的工作早就让别人抢去了!愤怒的毕业生们联合起来,举起横幅在各个高校开展游行,与军训生的整齐队列形成鲜明反比。

    他们的游行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就被警察叔叔们劝离公众场合,其中领头者全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只是为自己权益抗争的学生并未受到惩罚,事后会有专员联系相应的公司及政府部门,为他们保留职务,而那些聚众之后借机闹事的,则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军训刚开始时,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抱有抵触情绪,四月底快五月的天气,实在算不上凉快,晴天里太阳毒辣辣的能把人晒得脱皮,哪家家长不心疼孩子?

    不过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却是积极踊跃。倒不是因为参加军训不用上课不用考试,而是因为南都保卫战刚刚结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群体大多热血沸腾,对军人群体充满崇拜与憧憬,当听说军训教官不是军营里训练了几个月的新兵,而是参加过远江对尸战争和南都保卫战的老兵,孩子们雀跃不已,再热的天气都无法打消他们的热情。

    倒是许多高校校园内的大学生,对强制军训反感至极,一来优渥的生活环境已经让他们逐渐失去吃苦的耐心,二来入学时他们就已经有过一次无聊透顶的军训,每日在太阳底下立正、走正步、培养所谓的集体荣誉感,简直蠢得冒泡,不,蠢得冒汗。

    好在这并不是一次无聊而愚蠢的军训。军训开始后,一个惊人的发现扫空了所有反感和厌恶。

    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教官们竟然给他们发枪!

    而且是真枪!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想去当兵(上)

    白日艳阳高照,绿化带里的青草都晒得有点儿发蔫,祖国的花朵们却浑身充满能量,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教官们的讲解,不知疲倦练习着手中教具,汗珠滴下来都像是浇灌快乐的细雨。

    南都大学校区内,临时搭建的靶场里,曾博呆呆地望着手里沉甸甸的手枪,旁边是浑身臭汗还不以为意的同班同学,个个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自入学以来,曾博也就只有在与外语系女生们一起开联谊晚会时,才在这些糙汉子身上见到过这种充满激情的状态。

    除了令人不适的黏黏的汗味,鼻腔里还塞满枪油的味道,这种气味就像是融化在白水里的盐,你看不到它,但它始终存在。就算走出靶场,远离穿着军装的教官和同学,也能听到校园里震天响的口号声和队列行进声——即便分批次进行军训,体育馆和操场依旧不能满足需求,学校的主干道和广场等地也被临时征用成为军训用地。

    哪怕出了校门,也能在街边小贩、亲戚朋友的闲聊中一次又一次听到相关话题,时时刻刻提醒着曾博,自己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巨大改变。

    这改变是有预兆的,一周前震撼全国的南都保卫战就是新时代的开幕式,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自己的生活会如往常一般一成不变,只是没有多少人想到变化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以至于每一位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普通人都不免受到影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用枪呢?”

    两个班六十多位学生中,曾博是唯一一个拿到枪后没有第一时间把玩的特例,浮现心头的这个问题成为困扰曾博的心病,让他对武器提不起兴趣,哪怕他也曾像其他男生一样总是幻想着能给自己配上一把威风凛凛的手枪。

    华夏是枪支管理最为严格的国家,对于这一点曾博有深刻的体会,曾博有一位表叔是刑警,刚入职时不像经验仿佛的老警察一样避免带枪,而是抓住机会能带枪就带枪,经常拿枪回家,当时曾博还是个熊孩子,起了玩心,把表叔的枪给藏了起来,把表叔急得想要拿头撞墙,事后曾博被父亲扒光了吊起来打到住院。

    就连有权利配枪办案的刑警都不愿意随身带枪,因为拿枪要在枪房登记枪支编号与子弹数量,一旦出现差漏就是捅了天大的篓子,以至于非大案要案刑警不愿带枪办案,可见国内枪支管控的严格程度,只有国家暴力机关才有权利接触这种杀伤性武器——这既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也是为了保证当权者更易于统治管理人民。

    军训摸枪,这是某些军校生才有的特殊待遇,至于南都大学和省内一些二本三本的普通大学,要让学生进行军训,也只不过是让学生们在太阳底下踢踢正步、站站军姿、唱唱军歌,根本不能真正起到“锻炼肉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