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能农家女 [完结]-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秀还是虚虚地让他再等等,也许下一榜他就榜上有名了。周文正苦笑着摇摇头,说还是算了,这科估计是考不中了。

安秀没有勉强他,任由他回去了。

中午的时候,雨越下越大,安秀出去寻南宫,只见他站在墙角,淋湿了半边身子。安秀不忍心,拉他进了茶楼,冲他道:“你回去换身衣裳、吃了中饭再来,我在这里看着。…”

“不!。”南宫惜字如金。

安秀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跟打何树生一样:“叫你回去就回去,再不听话,我转卖你!”。

南宫眼角微抽,最终道:“你跟我一起回去吧,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里。…”

安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的确很饿了,只得跟着南宫一起回去。反正榜单会挂好几日,等吃了饭再来看也不迟。

一见她回来了,何有保忙迎了出来,急忙问道:“秀,树生考上了?…”

安秀摇摇头,笑道:“爹,咱们树生不是解元就是亚元,所以还没有放到。我回来吃个饭,再去看。”。

“算了秀,还是别去看了……”何树生心疼道,“地湿路滑的,怪受罪。若是榜上有名,会有人来报信的,咱们在家里等着好了。”。

何有保也道:“秀,你下午在家里歇着,换我去瞅瞅来。

安秀忙说不用,下午她还去,费了半天口舌。
     

    002节中解元,踏新征程

    中午家里吃擀面条,着实不合安秀的口味。她虽然不挑食,却非常有原则地不喜欢任何小麦粉做成的东西。

    擀面条里放了鸡汤,十分鲜美,可是安秀有一下无一下地挑了几筷子,肚子虽然饿,却对饭菜兴致不高。

    何有保瞧在眼里,不免放下碗筷:“秀,咋了?这擀面条不好吃?”

    见何树生与南宫吃的满头大汗,畅快淋漓,安秀说不好吃,一点力度都没有,只得道:“爹,我想吃些米饭。家里还有剩饭没有?您用花生油炒炒,我随便吃几口。”

    何有保这才想起安秀似乎不太爱吃面粉,忙起身道:“你坐着,我这就去油炒饭给你吃。”

    如果安秀要亲自去炒,何有保一定不让。况且她换了新衣裳,着实不方便去厨房;下午还要去看榜,一身的油烟味,也影响她的形象。虽然她仍是一个小小的米铺东家,却认得一些人。万一遇见了熟人,见她不修边幅,影响她的人气。

    安秀没有跟何有保争抢,任由他去帮自己弄饭。

    何树生吃得欢快,忙里偷闲时,抬眼看了看安秀,摇头道:“你啊,太没有福气,这么好吃的东西,竟然咽不下去”

    “此之甘露,彼之砒霜而已,你觉得好吃的东西,我也一定要觉得好吃?”安秀反驳道。

    南宫头也不抬,继续吃面,却忍不住弯了弯唇角。

    何树生被安秀堵得哑口无言,继续吃他的东西。

    不一会儿何有保就炒好了米饭,按照安秀以往的要求,放了青豆、咸肉丁、胡萝卜丁,红红绿绿很是好看,他还特意用安秀买得雕花碟子装着。何树生忍不住夸赞:“爹,真好看,您这手艺,都可以去当大厨了。”

    何有保听到这话,很是高兴,呵呵地笑了:“爹这手艺,唬得住你们的嘴巴就管了,什么大厨不大厨的”

    安秀也附和,说何有保绝对可以去做大厨,他的手艺已经炉火纯青了,做出来的饭菜色香味俱全,比在何家庄的时候进步了很多。

    “快尝尝好不好吃。”何有保被安秀说的不好意思,忙把炒饭推给她,打断她的话头,“这是上次你说的法子,爹学着炒了。味道不够的话,告诉爹,爹下次改了”

    安秀尝了一口,鲜香可口,忙一个劲地夸好吃。

    “爹,您这手艺越来越好,是不是偷偷学艺了?”安秀好奇问道。曾经何有保烧饭烧菜,只会管熟即可。穷苦了一辈子,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会懂得追求色香味等等?

    肯定是又高人在背后指点。

    安秀也是今日才发觉,她忙活着常常不在家,公公的厨艺越来越好,脸上的笑意也多了几分,心中生出了疑惑来。

    何有保也不隐

    瞒,笑呵呵道:“都是隔壁的你程家嫂子教我的。她男人生前,他们是开饭馆的,有一手好手艺。上次我买了猪肘子,她瞧见了,问我准备咋烧,我就说了。她说那样不好吃,愣是教了我些新巧法子。你们俩都说上次的肘子好吃,所以我每回烧菜,都问问她。她人好,也不拿事儿,都教给我了”

    安秀与何树生都点头。

    他们家隔壁的院子里,住着一个年近二十六七岁的寡妇,带着两个孩子。一个七岁的女孩,一个八岁的男孩。她是新近丧夫的,男人原本是个厨子,去年年底得啥病就死了,给他们娘们儿留下了些钱财,日子也算过得去。

    安秀新搬来的时候,程家寡妇很热情地帮她搬家具,一看就是口直心快的女人,两个孩子又懂事又可爱,安秀很喜欢他们。但是平常她忙,总是应酬米铺里的买卖,难得见程寡妇一次。

    不成想,公公到跟她走得近。

    安秀还一直为何有保终日闲在家里忧心,如此一看,他似乎有了新的事情做。学学厨艺,逗逗程家的孩子,倒是很悠闲啊

    想到这里,那些不禁笑了起来:“爹,程家嫂子是个善心人,回头给他们也份礼,不能光学人家的手艺,占人家的便宜。”

    “送了她也不会要的。”何有保呵呵笑道,“我就给大米小米买些零嘴就好了,他们都管我叫爷爷呢。秀啊,跟我一般大的老汉,都做爷爷了。”

    大米小米是程家两个孩子的小名,安秀听程嫂子这样叫过。男孩叫大米,女孩叫小米,很温暖的名字。

    不过何有保后面的话,有些跑题了。

    但是何有保并非无意说起的,树生已经十五岁了,他一直希望安秀可以替她生个孙子。何树生把父亲的话也听在耳里,耳根发烫,看了安秀一眼。

    安秀装作听不见,低头吃饭。

    在家的日子里,何树生有时有生理的需要,安秀每次都用手或者嘴巴帮他解决,从来不愿意让他进入自己的身体。还教育他,男人不能要求太旺盛,要蓄精保体,否则身体迟早要垮掉。

    虽然距离第一次安秀用嘴巴对他,已经快两年了,何树生在这种事情上仍是很羞涩,不敢要求过多,生怕安秀生气。每次欲望来了,能控制他都会控制住,不让它发泄出来,只是控制的次数多了,就有些控制不住。非常难受的时候,他会暗示安秀。

    这样下去,总不是法子,夫妻之间应该做夫妻该做的事情。何树生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成年男子了,理应享受夫妻趣事。

    安秀有自己的理论。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总是不发泄出来,对自身的生理功能会造成障碍。虽然她不愿意尽妻子的义务,却也不能害了何树生,只得用极端的法子

    帮他。

    何有保探问地问了一句,安秀就立马不说话,他叹了一口气,后面的话也不好再说了。毕竟安秀与何树生跟普通夫妻不同,严格来说,何树生的年纪还是太小了。

    吃了中饭,外面的雨竟然越下越大,如倾似泼一般。这个季节还有这么大的雨,很是奇怪。

    “秀啊,这雨天怕是出门不得,你还是留在家中,等雨停了再去吧。”何有保提议道。

    安秀说只得如此了。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雨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安秀干脆换了衣裳,准备回房去躺躺身子。

    刚刚起身,就听到敲门声,众人微微吃惊,更多的是惊喜,可能是报喜的人来了。

    何有保忙打着油纸伞去开门。

    何树生也想迎出去,安秀忙按住他,笑道:“举人老爷,您好好回去坐着,别不顾形象,咱们迎出去就好了”

    何树生笑了笑,只得坐在正堂,颇有架势。安秀则伸头在门口看,咦了一声:“不是报喜的?”

    何树生这才从椅子上起身,凑在门口看。

    来人是程家嫂子与她的两个孩子。程家嫂子打着大的油纸伞,大米小米各自打着小伞,像两个蘑菇云,很是可爱。

    一进门,程嫂子抖了抖身上的湿意,笑道:“听有保叔说今日放榜,我带了炮仗来瞧瞧,咱树生快是举人老爷了”

    程嫂子热心,是个自然熟的人,跟她相处没有什么压力。安秀才知道县城里的风俗,哪户人家有大喜事,四邻会送炮仗,等会儿一齐放起来,显得很热闹,于是忙笑道:“嫂子,榜还没有出,不晓得中没有”

    程嫂子忙笑道:“定是中了,咱树生聪明,他不中谁中?名次排在后面…咦,不是解元就是亚元呢,真了不得了”

    何树生这下真的有压力了。要是考不中,就丢脸丢到四邻去了。

    “叔叔要做举人老爷了”大米奶声奶气拍手笑道。小米见哥哥这样,立马附和。两个小人欢喜的模样,像极了散财童子,特别惹人喜爱。

    安秀突然之间,竟然想要一个孩子,跟大米小米一样可爱的孩子。

    何有保听到他们的话,更加喜悦,拿了好些糖果给他们吃,两个孩子又非常知礼地说谢谢爷爷。何有保更加开心了,忙夸了他们好些话,连安秀看着都觉得幸福。

    要是有两个亲孙儿孙女承欢膝下,何有保的日子怕是更加的悠闲自得。想到这里,安秀突然觉得自己不孝。

    不管她的理由是什么,她这样拖着何树生,拖着自己,就是对老人的不孝顺。

    雨势不减,出门不便宜,程嫂子便与他们围坐一起,说些话儿。安秀对宿渠县城不太熟悉,程寡妇却一清二楚。她自小生在县城,帮着爹娘经营一家小饭馆,

    学了一手的好厨艺。后来嫁给了父亲的大弟子,两人合伙做生意。男人做厨子,她做掌柜的,把小饭馆经营得红红火火。

    可是一场大病,夺走了她男人的生命,程嫂子也卖了铺子,安心在家带大米小米。铺子换了些钱,一半给了自己的爹娘养老,一半留给大米小米与自己生活。

    好在富裕的时候,挣了三套宅子。她没有公婆,男人原本就是个要饭的娃娃,被他爹娘收养长大的,后来跟着她爹学了手艺,见男人成器,就干脆招作上门女婿。如今女婿去世了,爹娘年纪大了,膝下无子,也不愿意跟着唯一的寡妇女儿在县城,想回老家。

    老家有些叔伯,身上的钱财足够回去买几亩薄地,盖两间瓦房,反而比在县城自在。程嫂子没有过多挽留,给了老人钱财,就送他们回去乡间,亲自替他们置办好了一切。

    自家的宅子卖了一套,租出去一套,自己住了最小的一套,日子也算的去。

    安秀听到这里,缓缓点头,只道:“程嫂子,咱们近邻住着,有啥难处就开口,我们也是从乡间来的,都是直爽人,没有太多的花心肠子。”

    程嫂子笑道:“这是定然的。有保叔人好,上次我买柴火,还是他帮我背回来的,你们一家子人心善,我隔壁住着,心头也安定。我没啥本事,可是在县城住了二十几年,你有啥不晓得的事情,都来问我。”

    安秀与何树生都说好,日后还要麻烦。

    程嫂子说了很多宿渠县的风土人情。都说八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宿渠县很多的人情世故与何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