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驸马爷,您请。”王甫仁人老成精,有什么不明白的。
“王大人是我的老长官,又是我的前辈,还是您先请。”阿飞推后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是一种礼节,无论阿飞的地位有多高,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注意细节。
“驸马爷客气,请。”王甫仁略微提前半步,两个人几乎同步走进了宫门,阿飞是第一次早朝进入宫门,对于这些他都不明白,于是不耻下问的向王甫仁请教,应该如何站位,应该站在什么地方一起进去,毕竟在朝中他认识的人并不多,还需要先打好关系,按照王甫仁来说应该先到文官的序列里面,这里很少有皇亲国戚出现,一般都是文官和武官各占两边,阿飞是以文官入仕,自然应该先占到文官的序列中。
随着人员的到来,有一些阿飞认识,很多都是不认识的,的亏旁边有王甫仁帮助他介绍,按照品级,阿飞算是从四品,可以站到王甫仁的后面,因为阿飞是新人的原因,王甫仁后面的那位原同事才同意让出位置,看来站位还是一种学问,在大家中间会自然的形成一套规则,所有人都会按照这种规则执行,而且站到不同的位置也代表了他们不同的权力,算是权力榜的一种另类的体现吧,站的位置不同,说话的权力也是不同的,在官场拥有的规则远比其他地方要多得多,阿飞才算慢慢明白了一些事情。
随着太监出来一声高喊,所有的官员都按照事先定好的位置排好,缓缓的进入到大殿之中,武官在左,文官在右,站在第一位的都是超一品的高级官员,阿飞他们文官序列的自然是宰相级别的秦大学士,武官的头阿飞就不认识了,看上去应该也是武官世家出来的人物,看上去年龄还不小,好像有六十多岁,看走路的脚步,应该还是一个高手,和阿飞所想的那种使用蛮力的武官有些不同,大家全部进入到大殿之后,在最高的位置上凤岐山已经坐好,所有人跪下向凤岐山行礼,这是一种陋习,不过阿飞也只能够无可奈何的跪下,这也是独裁的象征吧。
第119章 吵闹的朝堂
“有事禀奏,无事散朝。”太监是固定的语句。
“启禀万岁,臧族使者松赞林部率领臧族使团求见陛下。”秦大人一马当先,站了出来,这件事情好几天前就已经知道了,大家肯定商量好了才会最终决定见与不见,做给一些不知道内情的人看的。
“宣。”凤岐山非常威严的说道。
“宣臧族使者松赞林部觐见。”太监的声音非常尖细,而随着太监的喊叫,后面的人也跟着喊,一级一级的传播出去,形成连环的声音,好像传声筒一样。
不大一会儿,几个穿着臧族特有的皮袄衣服的人就上来了,带着巨大的金色的配饰,腰上别着一把短的袖刀,看来凤岐山还是很开明的,见皇帝一般是不让带兵器的,凤岐山应该是以比较开放的态度来接待他们,这几个人的个子很高,阿飞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这几个人只是略微比他矮了一点点,算是少有的高个子,比起朝堂中很多人的个子都要高一些,站在前面的那个一看就是臧族中少有的精明人,双眼目光闪动,引起阿飞注意的是他后面的几个人,走路那么轻,看来是高手,在臧族中的高手其实更少,不过几个人的功夫不浅,臧族修炼的是一种特殊的密宗功夫,和中原自认为正统的功夫是完全不同的。
几个人来到了大殿之上,在皇帝龙椅的扶栏之下停住,单膝跪地,右手抚胸,高声喊道,“松赞林部率我部人员见过炎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没想到这个臧族人还懂得礼节,虽然他们没有行跪拜大礼,不过按照这个理解,也是臧族人见到自己的赞普或者活佛的时候才会行的大礼,已经算是明白人了,既不掉了自己的面子也不会让对方难堪,除非是完全不懂的他们礼节的人。
“平身。”凤岐山算是明白人之一,当然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尔等前来找朕,有什么事情吗?”凤岐山当然知道,做样子还真是好笑。
“我等带着我赞普的善意而来,和炎朝缔结友好的协定。”松赞林部小心的说道,头低下来,但腿不打弯的向凤岐山大声说出自己的来意,他是来使,有着一种很不错的外交家的气质,虽然华夏有不少有气节的人在,但缺少像松赞林部这样天生就具有外交家气质的高手,说文嚼字可能好手很多,但谈判和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的人很少。阿飞看到这样的人就知道是高手。
“可有凭证?”秦大人代表着皇上询问道。
“有我赞普的国书,请皇上过目。”松赞林部高声说道,并从自己的怀里取出了一封羊毛卷,递到来到他面前的太监的手里,由太监拿给凤岐山,“炎朝与我臧族各部有百年的交情和历史,相互交流繁多,特别是边境交流,我各部族所产的黄金,麻布,羊毛,牛皮等常常交换来自炎朝的粮食,农具,食物,绸缎,茶等,两国之间相互关系一直不错,近年来由于我国部分部族不遵守草原的约定,造成了两国的一些误会,我赞普希望能够修好我们双方的关系,请皇上过目。”
阿飞估计上面应该写的都是他们的文字,只是这份文书是他们的国王写的,用羊毛卷来书写,好奢侈,利于长期保存,肯定是硝过的毛皮,说不定还有点特殊材料,凤岐山的胆子也挺大的,这样都敢拿,就不怕有毒吗?
“这是我赞普亲笔书写的国书,以示诚意。”松赞林部大声的说道,凤岐山点点头,递上来的国书其实凤岐山看不明白,不过好在有翻译在,这个松赞林部自然也是懂得汉话的人,在炎朝也不缺少这样的翻译,自然有人为凤岐山翻译。
“贵国国王的好意朕心领了。”凤岐山点点头,“朕也希望我两国能够友好和平相处,朕也欢迎贵国的王子来我国居住一段时间。”
“是的,我国的二王子很快就会到达帝都以示我赞普的诚意,多谢陛下美意,我赞普也希望贵国能够派出一位分量相同的人员前往我国,观赏我国的风景,了解我国,并能够成为缔结我双方友好协议的使者。”这话说的其实很厉害,什么叫做分量相同呢?难道想要太子?那是肯定不可能的,炎朝就只有这一个太子,他代表的意义是一个所谓的二王子是完全不同的。
“好,各位爱卿觉得我们派遣哪位过去比较好?”凤岐山看着下面的各位臣工。
等了好久,才有人说话,其实大家都不太愿意说话,“陛下,臣觉得秦王世子可堪大任,世子常年居住在北部,且熟悉西北各族的习惯,人敏思好学,谦恭有礼,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秦宰相是第一个说话的,这个秦王是凤岐山的亲弟弟,在北方拥有很大的势力,是很强大的一个藩王,当年的分封制度让这个炎朝也问题多多。
“臣附议,臣认为秦王世子符合条件,一定能够办好这件大事。”又有人出来说了,阿飞看了看,凤岐山的目的是让自己去,他肯定是不放心秦王他们,怕他们和赞普结盟,威胁到他的统治,看来这一趟还不太好弄啊。
“臣觉得齐王世子更加适合前往,齐王世子文武兼备,且能言会道,能够表现我朝勇武,还能将我朝文采带到西部诸国。”其中一位将军走到前面说道。
阿飞这才发现,原来这才是各方的势力,看情形好像这西部的藩国是一个人人都抢的好地方啊,难道和他们缔结盟约之后,真正得到好处的是各方势力?松赞林部他们也不是傻瓜,肯定是有利益在里面,和谁结盟最有利,他们就会找谁,更不会在乎谁去他们哪里,而这个去的人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行了,阿飞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凤岐山要选择他过去了。
“微臣认为福王是最合适的,福王才学兼备,且武艺高强,足以胜任这份职位。”阿飞听着另外一个大臣说出这样的话,心中十分好奇,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选择的都是王爷,福王是第二代王爷,第一代是凤岐山的堂弟已经死了,这个福王是他的侄子,而听到这三个人选,阿飞大概明白了,应该是不同的势力在博弈,但到底什么人才是凤岐山的势力呢?好像朝堂上的人已经分了各自的圈子。阿飞觉得奇怪的是,最后谁会推举自己前往。
“松赞林部,你觉得哪一位是你们最希望的?”凤岐山微笑着看着松赞林部,这个人一直在旁边微笑着,看着炎朝的人不断的争吵,他也觉得特别好奇,他没想到他们的国家这么多关注,看来炎朝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和谐。
“一切听从陛下您的吩咐。”松赞林部知道他们打算干什么,不过参与到别国的讨论中来是一件绝对不明智的事情,看着他们吵来吵去,最后的胜者一定是皇上最需要的那个人。
阿飞好奇的看着这场争吵,但就是没有人提到他,在这个世界,虽然各个王爷的权力也很大,但根据祖宗的训示,所有分封的王爷是不可以离开封地的,他们和功勋王爷的后代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获得了分封之地,但国家会在三代之后收回,他们采取了一种特殊奇怪的管理方式,第一代是王爷,第二代可以继承王爷的爵位,但第三代如果没有特别的贡献,就将被降级为公爵,然后慢慢的变成侯爵,子爵,男爵,最后没有任何的爵位,虽然享受着皇家的补贴,但已经和普通人的差别不是太大,因此现在皇家的规模才没有变得那么的庞大,虽然解决了国家巨大的财政负担,但是也为争位增加了许多的风险,而获取功勋是保留爵位的最好方式,或者击败现在的皇位最高者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到现在也没有办法解决祖宗们的规定,没有一个皇帝做到了绝对的控制权,毕竟各个王爷有钱,且能够利用一些手段赚钱,给后期会埋下很多祸根,这些年来,反叛的王爷还是有一些的,从这一点看来,世子们想要前往番邦是有道理的,而这些人在朝中打点的也很到位。
这一代的太子势单力薄,而旁边有这么多的叔叔伯伯和兄弟们盯着,其实也很不容易。“你们说的人都不错,不过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人,朕准备让他们举行一次比试,胜者可以前往臧族。”凤岐山说道。
“皇上,我们只是选择贤良的人才前往即可,并不需要在拳脚上分个胜负,这样的比试选不出最合适的人选。”秦宰相大声说道,这些世子的功夫当然还是有的,不过他们通过胜者前往,绝对是不合适的,那会让臧族觉得炎朝在欺负他们。“臣觉得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评判世子们。”
第120章 传统套路
“皇上。”松赞林部站了出来。
“请说。”凤岐山带着微笑看着松赞林部,看看他有什么好说的。
“在我臧族地区,有人发现了一颗九转天珠,我赞普十分喜爱,但这珠子里面有小孔数道,没有一个人能够将线穿过这个珠子,令我赞普无法佩戴这九转天珠倍感遗憾,只能够用丝线将此珠缠住,赞普特意交代,如果见陛下,便将这天珠敬献给圣上,如果贵国有人能够将这金丝线穿过天珠,我们就欢迎哪位前往。”松赞林部从怀里取出一颗小珠子,放在托盘上,然后由太监送到凤岐山的面前,凤岐山看着松赞林部眼睛一亮。“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