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莎‘药’厂的技术封锁,真是一场久旱逢甘雨的及时雨啊。
林肯总统、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都给拿破仑三世发去贺电,称赞法国人取得的伟大成就,给北约反击科技霸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法国人在越南国都顺化的间谍对朝廷向宗主国救援的消息也略有耳闻,趁此天赐良机,法国人再次向荷兰人抛出媚眼,劝说荷兰加入北约以便携手抗敌。
法属印度支那(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地区,包括越南、暹罗、高棉、老挝、缅甸、马来亚等)离温莎财团科技中心之一的马来亚自然是不远,而荷兰殖民地印尼更是离与马来亚直接接壤。在新几内亚,温莎帝国已经显‘露’出狼子野心,恐怕整个印尼被觊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更不用说本应属于印尼的婆罗洲北部的油田被贪婪的温莎财团霸占,荷兰人民难道不觉得被侵犯了吗?荷兰应当早做准备。
法国人拉拢荷兰那是热情洋溢,因为马六甲海峡的通道已经不安全,印尼那边的廖内海峡和巽他海峡等战略要地要是再被封锁,那法属印度支那就被包了饺子了。路透社记者受命勘探越南南部被当局逮捕,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近海巡洋舰时不时出现在暹罗湾北部,南洋局势越来越紧张。
荷兰这个国家,曾经是商业文明的典范,拥有海上马车夫的绰号,但他们有两大劣势,第一、它是低地国家,复杂的水道‘交’错,以铁路桥梁为重要条件的工业发展不起来;第二、它拥有传统的风车作业系统,所以没有那么必要使用蒸汽机,使它错失了发展工业的第二个良机。
在海上,他们不敌英格兰皇家海军,在欧陆,他们又被法国、普鲁士两大强国包夹,悲催的荷兰人在整个19世界中叶都处于疲软状态。当荷兰人的又一个强邻普鲁士也力劝它加入北约时,荷兰人被这两个传统列强的威势所摄,终于派出外‘交’大臣到巴黎去跟法国、普鲁士谈判。
反温莎财团阵线对此消息都弹冠相庆,认为这又是北约和温莎财团此消彼长的一个标志。看,曾经参加意大利皇帝罗马加冕的友好国家都加入北约了,在外‘交’上将进一步孤立世贸组织国家。
当荷兰正式成为北约观察员的时候,唐宁建议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解散,友好分钱,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话说这些年来荷兰EIC还是发展得不错的,股东们真的是友好分手,以后再大打出手那是以后的事。温莎财团要面子,讲究信誉,连大清给法国的战争赔款也都没有因为再次开战而不支付。那也是因为温莎财团有自信,等这一仗打完了,连本带利一块儿算。
在BBC宣布东印度公司解散的当天,法属印度支那开始与宗主国失去电报联系。拿破仑三世满腔怒火地向唐宁发去质问的电报,对方则轻描淡写地称“那边正在发生变故,您瞧好吧。”
堂堂欧陆第一强国(法国人民自认为)岂能容鼠辈如此猖狂?经过跟高级将领们商议,法国海军准备向即将完工的另一个世界奇观——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端的新兴城市温莎港发起进攻。
法国作为比英国稍晚的工业国家当然,英国凭借期优势的造舰技术,很快就造出了更优质的铁甲舰,现在更是在以唐宁提供的乙炔焊接技术来造更先进的战舰。
如果说英国的造舰技术是一流,那么法国就是二流,美国北方是三流,南方是四流。人人都认为温莎财团的造舰技术是超一流,但毕竟是个公司而不是个大国,所以在水兵方面有所欠缺,真的干起仗来未必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北约四国的国家财力都不如温莎财团的情况下北约还敢对温莎财团采取强硬态度。
事实上东印度公司海军确实似乎没有大规模扩张,战舰的数量并不多,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机械计算机带来的自动化极大地弥补了这个劣势,同样吨位的战舰,别人需要200个水兵,EIC只需要50个,而且‘操’纵得更完美。
带着地中海第二强大海军的骄傲,法国海军一次就出动了80艘各级战舰,浩浩‘荡’‘荡’地朝温莎港进发,其中还有令美国南北军都垂涎的全球第一艘铁甲舰“光荣号”。
克里米亚战争中,这些铁甲舰可光荣了,除了它们,没有别的战舰敢冲进俄国要塞炮的‘射’程去自寻死路,光荣号可谓战功赫赫。从那时起,海军标准教程里就有一条:不要用舰炮打要塞炮,除非你是铁甲舰。
这个时候,正巧唐宁从新几内亚度蜜月回来,途经温莎港,有幸目睹这场大海战,现在在温莎港坐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马克思是负责战略规划,恩格斯负责战术指挥,如果两人决定不了,才‘交’给老大裁决。唐宁从飞艇上下来之后,亲切慰问镇守这个战略要地的各级官兵,跟他们一一握手。
唐宁真的是恰巧路过的,他跟林肯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真的不关心某一种具体战斗的胜负,反正他的整个帝国是由高科技和资本史前巨兽搭建起来的超级力量,在他看来,绝对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他是从飞艇上走出来了,但是从空军一号下来的,茜茜已经有身孕,不宜受惊,直接乘坐蜜月号回她娘家去了,华莱士等人则直接回伦敦远离是非之地了。
温莎港作为战略要地,是有飞艇协防的,所以那80艘法国海军的战舰还在老远的地方就被发现。这是第二次发现,第一次则是唐宁秘密成立的电报监听团队,叫“风语者”。唐宁恰巧停留在温莎港,就是因为风语者知悉了法国海军的行动计划。
很遗憾,立志打破温莎财团科技霸权的法国人采购的也是瑞士电报公司的产品,加密算法故意被做得不高,只需三天,风语者专用的液晶计算机就能破译,法军的一切行动都在监视之下。
法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直抵温莎港,没有看到一艘战舰出来迎战,法舰队司令认为这是温莎港疏于防范。他找准了要塞的方向,准备继续深入,给狂妄不知死活的EIC海军一个惊喜。
要塞炮对于舰炮取得优势,当然是因为其作业空间大,可以尽情地安装大口径重炮。战舰是昂贵的,大炮则便宜得多,温莎港的岸防炮数量之多,足以抵挡400艘铁甲舰的冲击。这就是温莎港防御工事的建造标准。而现在来犯的80艘战舰当中仅有2艘铁甲舰,其余都是不堪一击的木构战舰。
唐宁在旁听两位战略大师的作战计划,他们的主题思想就是要一次‘性’重创法国地中海舰队,让法国人永久‘性’的退出地中海势力。要打退这80艘战舰那当然很容易,恐怕给一个小孩来指挥都可以办到,但要围歼,那就得使用‘诱’敌深入的手段了。
法国舰队试探‘性’的进攻开始了,他们派出了五艘小型战舰轻快地趋近军港,来到了5公里的极近距离,对方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3公里!开路先锋开始列阵,侧舷的40磅炮对准了疑似岸防炮炮塔。
再不出手那就示弱得太过分了,于是,几‘门’岸防炮果然先开火,是榴弹,非常凶猛的爆炸,这个实在是伪装不过来,总不可能12英寸巨炮可以降级到6英寸吧?
当然了,可以故意打偏,以麻痹敌人,让他们以为己方的重炮只是威力大,准头不够。
只放了两三炮,那五艘先锋舰就被吓着了,巨大的爆炸之后产生的‘浪’涛让他们所有的船员都得找个地方扶稳。“还好”,对方的火力似乎不足,还可一战。
经过双方多次对轰,故意打偏的岸防炮还是打中了一艘敌舰,强大的力量将木质战舰炸开一个大窟窿,惨叫声直接传到了法军旗舰司令那里。一炮就是粉碎‘性’骨折的感觉,太可怕了!
虽然受到了小小的挫折,但法军信心十足,匹夫技止于此尔!下一‘波’将是真正的进攻。40艘包括铁甲舰在内的主力战舰接到命令,冲击已经暴‘露’的岸炮。
副官提醒法军司令,对方的重炮威力和‘射’程严重不符,有可能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司令把这话记在心上,但自己判断正是由于威力太大,所以要趋近才能‘射’击,所以他的命令是进攻继续。
40艘主力舰近千‘门’炮轰击10‘门’岸防炮,经过半小时的对攻,零星反击的10‘门’岸炮全部哑火,正当法军认为初战告捷的时候,敌后突然又暴‘露’了10‘门’大炮,打得法军措手不及,匆忙变阵。
苏伊士运河的防线是纵深型,随后的每一次隐藏式岸炮加入战斗,都将战线向运河里后退几公里,好像是拥有无穷无尽的纵深。岸炮虽然准头不行,但架不住威力大,还是不断地有法军战舰被击沉,甚至被爆炸‘激’起的巨‘浪’打翻。
两个小时的‘激’战下来,法军硕果累累,但损失也不少,受伤的战舰有8艘,其中3艘被击沉。
这个时候,法军舰队已经不知不觉地整个儿排成一条长蛇阵,全面进入了运河。这时,岸防炮已经全部哑火了,法军司令认为胜券在握,好奇地派了两艘战舰沿运河搜索,看看这运河到底挖到哪儿了。
法军尝试派陆战队登陆,不过温莎港岸防一般,岸上的兵力却可观,凭借要塞多次打退了法军登陆,使其未得寸进。
第195章 大苦
'全文字阅读' 这一次进攻法军本来没打算登陆,但有这么好的立功机会,司令当然不会错过,他们留下20艘军舰守住河口,继续深入运河,寻找合适的登陆地点,若是一举拿下温莎港,他将成为法国乃至北约的战斗英雄!一股热血冲上他的头顶,“敌人的军舰都到哪儿去了?”的疑问被抛在脑后。
后来,在运河深处登陆成功的陆战队小队长更是发现了让司令浑身颤抖的情报——发现了传说中的飞艇EIC空军一号!温莎财团终极大佬就在温莎港内,被围困了!
至于飞艇为什么不飞走,小队长孤芳自赏地认为“可能是因为缺乏燃料”。
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司令的头脑,下令全体陆战队全力登陆,先头部队甚至在关键处挖起来了壕沟以便巩固战果。
拿破仑三世听到如此惊人的消息,兴奋得显‘露’出王霸之气,指示舰队司令不要伤害意大利皇帝,毕竟曾经是朋友一场。欧仁妮倒是相当地疑‘惑’,唐宁是何许人也?不会败得这么窝囊吧?但丈夫正在兴头上,她无法扫他的兴。
越来越兴奋的法国皇帝向大臣们透‘露’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打掉了温莎财团,可以将全球最大一笔财富捞走,从此法国将是全球第一强国,他拿破仑三世也可以称为拿破仑大帝了!
当这位大帝直接发电报给意大利皇帝表示“不会伤害他,请他放心地放下武器不要反抗”的时候,唐宁顿生不明觉厉之感,看不懂这封电报,拿去给马、恩两位大师商量,“这是什么意思?”
连神级科学家都看不懂的电报,马恩也看不懂,纷纷表示很深奥。
法国君臣之兴奋已经影响到了法国的媒体,法文报章突然暴出猛料:“意大利皇帝路过温莎港,意外被法国地中海舰队围困,生死一线之间!”
此文一出,整个温莎系的投票迅速贬值,大清国的公债瞬间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