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微郎花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哥哥的身体状况,我心中始终有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段时间在蔡扁鹊的调理下,虽然没再见他有呕血的情况,可是他的脸色却一直不好。忐忑之余我看了不少这方面的医书,模模糊糊地知道哥哥这种情况不是很好的征兆。蔡扁鹊也曾暗示,哥哥的身体不适宜再奔波劳累,最好是寻一个水土能养人的地方定居下来,细细调理。
  话里无非暗示,哥哥最好是在谷中住下来。
  那句久病成医的话自有几分道理。哥哥原就天资聪颖,这一段时间亦是接触了大量的医书,加上蔡扁鹊一代圣手,时而请教一二句,哥哥竟便能举一反三,令这名脾气乖僻的神医不由得对他另眼相待,隐隐有希望哥哥能留下,传他一手衣钵的意思。
  若没有这许多世事纷争,在这医谷之中学习医理,看病救人,终了此生,何尝不是一种归属?
  这种想法在我的脑中往往是一晃而过,却不敢深想,更不敢提起。然而何尝不是存了这种痴望。此刻一见哥哥的样子,蓦然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自私。
  当时,那个预言一出,哥哥救我,这当中自然有亲情的促使,更大的原因,未尝不是少年的血勇以及性格的使然。站在人伦道德的角度,以哥哥耿直端严的性格,他不允许自己的一方安宁,是建立在亲妹妹的血祭之下。
  于是哪怕亲妹妹存在的最大威胁,是针对于他——虽然,这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预言。
  他将我救出,离家出走,过上好一阵东逃西走的日子。
  或许一开始只是一腔少年孤勇,慢慢地,妹妹成了哥哥一个责任。
  国师一生亲情淡簿,惟有对这个嫡子另眼相待,寄与重望。他对于我的追杀,在*子固执己见,迟迟不归的情况下,越发变本加厉。
  而那个时候我还太小,敏感多疑,疑心病重,偏偏性子又沉闷,小小年纪对于那些变故,那些恐惧无助,对于生活茫然无措的感觉,根本无从排解。于是在国师变本加厉的追杀中,我变本加厉地缠着我唯一的救命稻草,我的遂章哥哥。
  头一二年,哥哥只回家几趟,而我一旦察觉哥哥有回家的意途,便死命地抱着哥哥的一只腿不撒手,既不松手,也不开口出声恳求。
  而在哥哥发觉自己每次离开,我都是命悬一线后,亦渐渐不再有回家的念头。
  于是变成了那样的情况,“家”成了兄妹俩心口一道隐伤。
  一个无家可归。
  一个有家归不得。
  这些年,我与哥哥互相依偎,过惯了落魄的日子。于我而言,父母亲恩的羁绊,早在国师对我契而不舍的追杀中被斩得干干净净。家对我的含义,便只剩下一个哥哥。乃至此次重逢,我理所当然地想又霸占着哥哥的未来,却从来没替哥哥想过,在外飘零这十数年,哥哥是否是想回家了?对于逐渐老去的双亲,他嘴里不说,心中又是怎生的挂念?
  没有我,哥哥原该有个风光圆满的人生。
  那一刹那各种念头纷乱繁杂,脸上已是挂满泪水。
  我怕哥哥看到,忙侧头偷偷拭泪。一块手帕递了过来,却是王爷。
  我勉强笑了笑,只自己用袖子胡乱拭了一把脸。见他兀自伸手要给我擦拭脸上的水渍,默默地后退了一步,将脸别开。
  我问他:“王爷说想娶我,对我的了解又有多少?”
  他的眉尖蹙了蹙,沉声道:“本王仅仅知道你叫顾眉君,又叫聂遂意,是我想娶的女子,这便足够了。”
  我握紧手掌:“你不怕我克死你?”
  这一回他的眉头剧烈地扭了一下,脸上隐现怒色:“那些不过是无稽之谈!”
  我茫然地望着他,只是摇头。
  这第三批的使臣在知道我们即将起程的确切信息之后,小心冀冀地向王爷询问了桐知的下落。
  王爷将桐知送走,我也是在她消失了许多天之后才知道。
  至于送去哪里,恐怕便只有王爷知晓。
  从使臣询问的口吻知道,目的地恐怕不会是晋都。
  王爷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面色沉沉,不辨喜怒。只淡淡道:“长公主或是王兄若是向你要人,便只管让他们来寻我即可。”此外便不再多说一字。对这样明显的权势压人,使从只苦着一张脸,不敢再置喙半句。至于暗地里如何去问询谷内之人,寻找桐知的跦丝马迹,就不得而知了。
  而小金,早在第一批使臣到来之前,便提早获悉风声,带着小五小六避开了。
  临走之前,蔡扁鹊又寻哥哥去念叨了半日,给他开了长长一串药方。
  说到我时,脸色也难得甚是严肃:“散魂煞的毒性虽解,可这毕竟不是一般的毒药。”
  他重启这个话题,却是之前隐忍不说的。明显话中有话,一下子就引起两个男人的注意。而我吃过这毒药的诸多苦头,不由也是一阵紧张。
  他道:“对于别人来说,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可是你这姑娘心事重,老早胸口便积了一股郁气。今后切记要多行宽心之事,莫再给她大的刺激了。”
  “若是受了刺激,便会如何?”王爷与哥哥俱是满脸郑重之色。
  蔡扁鹊手一挥:“或许疯了,或许傻了,或许心性大变,或许人突然就没了。自然,你们全可当老夫这是在危言耸听。”这老头已经看到我的表情松驰下来了。
  我怕的是诸如这一阵时间让我吃尽苦头的头痛症状会反复反作之类的,至于受刺激——我自嘲笑了笑,心想自己都已经这个境况了,还有什么会刺激到我呢?


☆、58 Chapte9r 7980

  79
  十数日后;我们到达晋都上京。
  这十数日的车马劳顿,对于身体上损伤最大的无疑是哥哥。尽管已经给他配上最稳的车架与最柔软舒适的铺褥。
  一路都有侍从在前先一步打点,确保随时能供应车上的需要。因而哥哥每日需要煎服的药水,竟没一回落下。
  这样仔细的安排,当中劳心最多的,自然是王爷了。
  因为要照顾哥哥;这一路上我几乎都是在哥哥的马车上过的。对此王爷并没半句怨言,只是一路上他放弃了乘坐舒适的马车;策马伴在一旁。遇到哥哥需要搀扶起卧之类的情况;更是二话不说;亲力亲为;丝毫没端半分王爷的架子。对于他这样的劳心劳力,哥哥虽依旧客气万分;但毕竟脸色缓和了不少。
  是以这十数日虽一路同行,但两人却根本没有私底下相处的时光,连刻意避开都不用。
  只是偶尔累极,短暂交睫休憇片刻之后,会发觉自己不知何时竟是靠在他的身上。
  那会儿他或是在看书,或是也合眼休息着,我只稍微一动,他必定会立即醒觉,随之眉锋一舒,冲我展开一个温柔的笑。
  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停留在那一瞬。
  到达上京的时候我还是吃了一惊。
  我自幼时被迫离开,这许多年未回晋地,然而这一趟回来满腔心事,沿途的风景更是无心拾掇半分。待到马车驶入喧闹繁华的京城,哥哥掀帘叫我去看的时候,我这才发觉所经之处家家户户俱贴上了双喜年画,竟赶上了这一年的最后一日,眼瞧就是除夕了。
  一路随队护送的侍卫一个个满脸喜色,想来这一路急赶,能赶上大年三十这一日回家,若是上锋开恩,还能赶回家吃上个团圆饭,真是一件极大的美事。
  就连哥哥,近乡情怯之下,素来平静的脸上也沾染着一丝激动。
  偏偏是赶上这种时候啊!
  我发呆了半晌,一只手突然伸了过来,却是王爷。
  他放轻了声音问我怎么了。我一阵发慌,怕哥哥注意,下意识佯作轻松地摇摇头,道:“没有,没有事。”
  车帘外有聂家的使臣与哥哥对话,哥哥回头给了我一眼,眉尖微不可见地皱了一皱,却是可能因为发觉了王爷对我的接近。我松了口气的工夫,王爷已经坐到了身边。
  我垂头听他用不大的声音道:“我离开之时,母后也薨了,皇兄虽与我亲近,但我毕竟已经赐了府,团圆夜回了府,也是一个人过。”他似乎是扫了哥哥一眼,复道:“眉君,今年还是与我一同过罢?”
  我没有回答,因为那时哥哥插口道:“快入皇城了,王爷若与我们兄妹同一车辇下去恐怕不好,还劳王爷避避嫌。”
  沾了王爷的光,我们的车辇一同在皇城的承天门下。承天门外是神武大街,这一片范围已经是皇城的禁地,别说百姓平民,便是普通的臣工,也轻易不得入。
  当然,以国师府的权势不在此列。
  到的时候,奉旨前来接迎的黄门官与御林军尉,以及国师府提前在此守候接迎的人,熙熙攘攘已经站了二片。
  迎上王爷的,是一名十几岁的少年。穿着皇子的服饰,眉眼与王爷有几分相似。还在变声期的少年看到王爷便亲昵激动地唤了一句皇叔。候在一旁的黄门官显然是宫中八面玲珑的人物,凑趣儿打个揖请安,说了一通吉祥话。
  而国师府这边……一眼望去,亦是泰半陌生的面孔。
  碍于皇族的尊驾,这些人是守候在侧门外的镇门石狮下。当中的中年人先是过去那边请了安,这才迎向哥哥。瞧他的模样,倒有几分面善。我听哥哥唤了他一句“五叔”才隐约想起,此人是国师的庶弟,我血缘上的五叔。瞧这架势,想必是掌了国师府的内务。
  他的身后,跟着的除了国师府一些有脸面的掌事,更多的是族中的子侄了。这些人一包围上来,有喊兄长的,有喊少爷公子的,七嘴八舌的问候,我被谁推搡了一下,一下子便被排拆出了圈子。
  而我那个名义上的五叔,他就在我被孤立了的时候朝我瞥过一眼,那眼神冷冷的,没有半丝温度。我只是沉默与他对了一眼,而这时哥哥已然又到了我的身边,朝那男人指了指,温言让我与他打一声招呼。
  哥哥始终是希望我回到国师府的。
  可是……这一切的喧嚣,与我是这样的格格不入。
  我望着中年男人,他身后的背景是一片大年才换上的绛红色宫灯。精致的琉璃描绘着种种寓意吉祥的纹案,折射着绚丽的光彩。与这名冷漠的男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想而知,我能得到的回应只有难堪,可是我始终不会违逆哥哥的意思,所以我叫道:“五叔。”
  哥哥点点头,也不管场面如何冷淡,径自指着我,朝那若干少年道:“这是你们大姐。”
  少年间一阵骚动,投递来的眼光却是泾渭分明,冷漠,厌恶,甚至带着敌意。国师门庭素来亲情淡簿,对哥哥的恭维只怕多半也是冲着嫡子与未来家主的身份。而我……一个早被家谱删除的弃子,国师眼里欲除而后快的人物,早在他们出生在这个家族,便被明确了这种立场。
  后面我知道自己还是将事情想浅了一层。
  国师这一个职位世代相袭,在晋国颇受拥戴。甚至有聂姓的先祖创立了教会。只是随着皇权的日益巩固壮大,特别是到了睿孝帝这一代,国师的实权更是被大大削减了。聂氏在逐渐感觉到了挤压的情况下,开始像一般的亲勋世家一样产生依附皇族,邀取宠信,获得家族荣耀的想法。这种想法,以新生代的聂氏为甚。
  聂氏子弟迎娶公主,便是这种想法打开的第一步。
  计划很顺利,依傍着长公主这颗大树,聂氏史无前例地出了一位公主。“桐知”这个破格与皇子列入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