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玄宗-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李隆基是何等聪明的人,马上明白张说为幕后主使,由此感到这帮功臣唯重既得利益不思再建新功的现状,且这帮功臣围在身边,其他人不能打开这个圈子,有能力打破这个圈子的人唯有皇帝一人。

李隆基起初是想寻张说一个错处将之拿下来,然郭元振却早早地撞了过来,张说由此逃过一劫。不过拿下郭元振效果更好,此人名望之隆声名之赫,无人能望其项背,且他在军中经营多年,又是太上皇的嫡系亲信,被拿下后就可少了许多隐患。

郭元振尚且如此,其他功臣定然大为震骇,李隆基已然达到了立威的效果。

至于面见姚崇,缘于李隆基的一个疑惑:姚崇毕竟六十多岁了,若委以重任,他的身体精力能行吗?今日的一番驰骋表明:姚崇能行!

李隆基坐在车内,随车轮的转动轻轻摇晃着身体,想到此处,其嘴角间不禁抿起了笑纹。那一时刻,他不禁扭头撩起车幔,意欲看视姚崇一眼。然其瞧了片刻,没有看到姚崇的身影,遂喝道:“停车。”

车停之后,李隆基跳下车来。高力士不明所以,急忙前来问询。李隆基挥手指道:“姚崇呢?朕让他随后行走,为何不见他的身影?”

高力士走到队伍末节,方才寻到姚崇。朝廷有制,皇帝车驾之后由宰臣相随,再往后为朝中百官,至于各地刺史属于地方官,当然排在末节。

姚崇被高力士带着面见李隆基,姚崇欲行礼,被李隆基喝住,就听他厉声质问:“姚崇,朕让你随后而行,为何抗旨不遵?”

姚崇答道:“陛下,臣为同州刺史,当遵朝廷制度不敢僭行。”

“哼,你遵朝廷制度,朕的话又当何处?”

“陛下,臣以为国家法度,不可轻言废止。臣读过陛下近期诏令,多次说过要遵贞观故事而行。太宗皇帝得魏征之谏,不敢动辄违了朝廷法度,如此才有了贞观之治。”

“嗬,如此说来,还是朕的不是了?”

“臣以刺史之身,不敢妄居宰臣之前。”

李隆基凝视姚崇片刻,忽然哈哈大笑道:“姚卿呀,原来你嫌自己的官职太小。也罢,朕今日就遂你愿。高将军,唤张说过来。”

张说过来后,李隆基当即吩咐道:“张卿,你就在这里拟诏,授姚崇为兵部尚书,兼知同中书门下三品。”

张说躬身答应,心中却一片冰凉,心想自己不愿意的事儿竟然这么快就发生了。

然而姚崇却来到李隆基面前躬身一揖道:“陛下大恩,姚崇心领。然姚崇年老才陋,万不敢奉此职!”

李隆基一愣,愠道:“朕授你此职,没有违背朝廷法度吧?你若不奉诏,即为抗旨!”

姚崇拱手道:“臣不敢抗旨。然臣此前已二度为相,行事皆半途而废。臣想做些事儿,事先须得了陛下言语允可,方敢奉诏。”

李隆基转颜一笑,说道:“哦,你想与朕讨些条件吗?好吧,我们就不要在途中说了,待沐浴之后,你可与朕共同进膳,你再细说。然这道诏书必须立刻就发,此事不用商议。张卿,你速去办吧。”

李隆基登上车驾,回眸笑道:“姚卿,你这次就跟在朕身后行走,应该不违背朝廷法度了吧?”

姚崇于是跟在车驾之后行走,与原来三位宰臣张说、刘幽求和魏知古行在一排。姚崇与其他三人目视,互相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就资格而言,姚崇此次三度为相,其气度无意有意间显得非常从容。昨日的郭元振还在宰辅之列,不料一日之间就换为姚崇,可见世事难料,似无预兆。

自从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之党羽后,姚崇虽身在千里之外的申州,仍异常关注朝廷的一举一动。待到他看到张说等人为相后,没有体会皇帝的心意而有所动作,心中的滋味杂陈。此后又得到改授自己为同州刺史的授书,姚崇知道,许是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此举表明,处于纷繁万端事务中的皇帝想起自己,绝不会仅仅改授一下这么简单。从那个时候开始,姚崇处置同州事务更趋简单,更多的时候独处静室默默思索。

姚崇想到这里,再回忆今日皇帝的言行,嘴角间不禁浮起微笑:皇帝今年不过二十九岁,其心计竟然老辣若斯!昨日讲武将郭元振废为流人,今日来狩猎是假,其内里意在自己,起意绝不会在近日。看来人称皇帝为“阿瞒”,那是绝对有道理的。

李隆基泡于温汤之中,惬意地将自己的四肢伸展,任池水荡漾轻刷躯身。他今日办完姚崇的事儿,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到了此时,李隆基的色心随着池水荡漾辄起,方悟此次讲武未带妃嫔,不免有些美中不足。他此时有心在离宫中选出一位宫女来消火,又忆起姚崇马上就要来了,遂将色心按捺下去。

一番沐浴之后,李隆基感到通体舒泰。凡驰骋劳顿后再入池水,即可消解疲乏,精神再生。李隆基起身出浴,两名宫女急忙上来揩净水滴,并替其穿衣。李隆基此时闭目猜想姚崇的犹豫:我让你当宰相,自是让你大权独揽,你又何必在这里推三阻四呢?

从温汤室沿内廊向北行约五百步,再向左拐,即为皇帝起居议事的正殿。此处离宫较之太极宫小了不少,然一应设施颇为齐全。李隆基步入正殿的时候,就见姚崇已候在那里。姚崇起身行礼,李隆基关切地问起姚崇是否沐浴过,姚崇答道已然沐浴过。原来这里除了皇帝沐浴的专汤之外,另建有供大臣们沐浴的大汤池。

李隆基施施然坐下,令姚崇与自己相对而坐,然后说道:“姚卿,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此次任你为相,非朕一时兴起,实因朕熟思良久,认可你为不世干才方有此授。你如此推三阻四,莫非不想帮朕吗?”

姚崇起立后再复跪下,奏道:“陛下待臣如此厚恩,臣万分感谢。然殷鉴不远,太上皇主政之时,臣与宋璟颇想有作为,不料中途夭折。臣今日想了几件要紧事儿,若陛下答应,臣方敢就职;若陛下不答应,臣只有违旨了,哪怕降为流人也心无所憾。”

李隆基诧异道:“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朕万事准奏。姚卿,你心思机敏,当能明白朕的心意。我们其实并无私交,当时你与宋璟之所以暗里助朕,正是缘于我们皆有正本清源、将国家领上正路的心思。你起来说话,朕定会答应。”

姚崇道:“今日就请臣跪奏,若陛下答应,臣定当起身履任。”

李隆基摇摇头,苦笑道:“也罢,你赶快说吧。千万不可长篇大论,如此跪麻了你的膝盖,那也怨不了别人。”

姚崇抬头道:“臣有十事相献。这第一件,垂拱年间,则天皇后开始以峻法严刑御下,此非仁政也。愿陛下今后施政先存仁恕之道,可以吗?”

李隆基当即答道:“朕施政诏书中说过要效贞观故事,太宗皇帝贞观之初施政就是去严刑峻法,以教化天下为主旨。姚卿,今日所谓拨乱反正,就是要以忠恕治下,朕答应你。”

“第二件,自垂拱年间之后,朝廷在西北用兵屡有败绩。有句话叫做‘内强则外强’,臣请求陛下三十年之内不追求开疆拓土,可以吗?”

李隆基颔首道:“可以。贞观之初不求边功,以清静为要,让国家与百姓休养生息。”

“第三件,过去近亲宠臣触犯了国家的法度,常常因为皇帝的开恩而免于处分。臣请陛下今后自亲近之人始严守国家法度,可以吗?”

李隆基断然道:“可以。国家法度在朕之上,朕不敢擅专违反。”

“第四件,则天皇后临朝之时,常常用阉人传达诏命,阉人由此成为朝廷的喉舌,臣请求陛下不许阉人干预政事,可以吗?”

是时高力士正站在一侧,姚崇口称“阉人”而不呼“宦官”,显示其极度厌恶宦官。李隆基抬眼向高力士扫了一眼,沉吟道:“好吧,今后宦官只许内廷侍候,不许干预政事。”

宦官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干预政事由来已久,让宦官完全不参与政事,其实很难。以李隆基之英明,刚刚授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是为正三品职,由此打破了唐太宗定下的内侍省不置三品以上官员的定制。后来宫廷宦官渐多,且三品以上将军除授日增,肇始于此。

“第五件,顷年以来皇亲国戚向皇帝贡送财物以取媚,公卿及地方官也依此效法。陛下,这些贡献多是他们额外搜刮而来,由此加重百姓的负担。臣请陛下今后除国家规定的租、庸、调之外,杜绝其他收取,可以吗?”

“可以。”

“第六件,自武氏窃据权要,继之韦庶人、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又专权用事,使班序荒杂;臣请今后皇亲国戚不得授任台省以上中枢官员,凡是斜封、待阙、员外等官,一概罢免,可以吗?”

李隆基拍案道:“好呀,此为朕的夙愿。姚卿,你主政后可以从此处下手。”

“第七件,先朝皇帝轻慢大臣,有时横加凌辱。臣请求陛下对大臣以礼相待,可以吗?第八件,中宗朝燕钦融及崔琬等人因直言被害,谏官畏惧不敢诤谏。臣请求陛下允许今后臣下都可以批逆鳞、犯忌讳,以开诤谏之风,可以吗?”

李隆基点头赞许,说道:“太宗皇帝开诤谏之风,代臣下以礼,朕记住了。”

“第九件,则天皇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太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其耗资何止百万?实为劳民伤财之事。臣请陛下今后不得再建寺观,可以吗?”

李隆基道:“朕每次见到这些寺观,心中就感到不安,今后肯定不再建造。贞观之初,太宗皇帝力促去奢省费,朕此后对奢费一节当有举措。”

“第十件,此为最后一件事儿。西汉时吕禄、吕产几乎覆灭汉朝,此后的窦宪、梁冀又乱了东汉,如此外戚干政,在我朝更甚。臣请求陛下将不允许外戚干政,更不允许再出现女主天下的局面,可以吗?”

李隆基听完站起身来,边走边说道:“你这十件事儿皆说到朕心坎之上,前朝所以纷乱无比,其根源皆在外戚干政上。好了,姚卿,这十件事儿朕皆答应,你可以起来,今后就依此施政吧。”他走到姚崇面前,伸手扶他起来。姚崇毕竟跪了良久,腿上有些酸麻。

姚崇道:“谢陛下容臣无礼。臣还有一事不明。臣现在虽为宰相职,然为兵部尚书偏重军事,如何来施政呢?”

李隆基微笑道:“哈哈,人言姚卿老而弥辣,看来不假。你先以十事逼朕就范,现在又伸手要权来了。姚卿放心,朕多次思虑过此事。前朝有宰相七人,如今为四人,所谓人多嘴杂,不宜太多。朕以为有一主一辅二人就够了。你此后可放手施政,朕近来再替你留心,想法为你寻来一名辅政之人。”

李隆基此话说得非常直接,按其话意如刘幽求、张说和魏知古三人很快就要离开宰臣的位置,姚崇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而大权独揽。

姚崇心内大为感动,再复长跪谢道:“谢陛下恩典。陛下对臣之信任无以复加,臣定肝脑涂地,有死而已。”

李隆基将姚崇搀了起来,说道:“朕将年号定为开元,即是想开启一代新纪元。只要你我君臣戮力共治,定能遂朕之愿。姚卿,今日就说到这里,你速去安歇吧,今后就仰仗你了。”

姚崇长揖相谢,躬身告退。

第二日的讲武如期举行,经过郭虔权、薛讷和谢琬的连夜调教,讲武阵形虽不是十分整齐,毕竟有了大模样。李隆基由于办成了两件大事儿,心情大为好转,对郭虔权等人并不十分苛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