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是地府惹的祸-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刚刚数到二,就听老头喉咙里又是咯的一声,随即一声呻吟传来,老头缓缓睁开眼睛,含糊不清道:“这是。。。。。。哪啊。。。。。。”
    夏冰马上扑了上去:“大伯,是我啊,我是冰冰,你觉得怎么样。。。。。。”
    老头吃力地睁开眼睛,伸出手,显得很是诧异:“小冰啊,我怎么在这,好像。。。。。。做了一场梦似的。。。。。。”
    夏冰忙抓住他的手,费力把老头扶了起来:“没事没事,你就是做梦了,刚才是梦游。。。。。。”
    “咦,我怎么还拿着刀。。。。。。”老头一低头就看见手里握着的刀了,手一松,菜刀当啷一下掉在地上,却弹了起来,差点没把范畴脚砍了。
    范畴眼疾脚快,一跳老高:“大爷。。。。。。你这是真好了还是故意的。。。。。。菜刀别乱扔呀,我说,你现在还生气不了?”
    “生气?我好好的为什么要生气,你又是谁。。。。。。”老头有点懵。在夏冰的搀扶下终于站了起来,纳闷的四处看看,又瞅了范畴和八戒几眼,最后定格在夏冰身上。
    “小冰,这到底是怎么了,我脑子里怎么有点乱,好像之前的事都记不大清了,我怎么会在这啊?”
    老头好像是失忆了。夏冰却压根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急的跟什么似的,却解释不清,只得频频以目示意,向范畴求助。
    范畴此时也捋清了头绪,咳嗽一声,开口道:“大爷,我且问你,是不是对前面发生的事。都记不清了?”
    老头一瞪眼,脾气上来了:“废话,我要能记清。还跟你废什么话!”
    “既然你记不清了。那就说明问题很严重,这样吧,咱们找个地方,慢慢谈如何?”范畴皱了皱眉,对老头说。
    “慢慢谈?谈什么?”老头眼神有些怀疑地看着范畴,半晌。才问夏冰道:“这两个人是谁?”
    夏冰看了眼范畴,笑了下对老头说:“大伯,这是我的朋友,我叔叔也认识他的,前些天家里出了点事。就是他帮忙的,你忘啦?我还跟你提过的。。。。。”
    老头有些恍然地说:“啊。他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犯愁上火的。。。。。。”
    夏冰噗嗤一笑:“大伯,是范畴,范围的范,畴。。。。。。哎你那个畴是哪个畴?”
    范畴苦笑:“就是范畴的畴,大爷,我姓范,叫范畴,跟上火没什么关系,夏冰说的没错,我是好人,这位是五台山玄机大师的弟子,法号八戒,这次我们来,是特意来帮助您老的。”
    “八戒?”老头愣了下,再次看了范畴和八戒几眼,疑惑道:“为什么要帮助我,难道说,我出了什么事?”
    范畴叹气道:“实不相瞒,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帮你们的,因为,你们厂里人,包括你在内,最近都中邪了。”
    “中邪了。。。。。。”老头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八戒却抢着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赶紧离开,免得一会那两个人带帮手前来。”
    夏冰忙道:“那,我们还是去大伯家吧,他家离这里不远,走路去就很快,到了他家里,再谈不迟。”
    老头脸上阴晴不定,思索片刻,终于点头道:“好吧,就听小冰的,去我家。”
    老头迈开步就走,却脚步虚浮,八戒忙道:“大爷身体不适,我背着您好了,师兄,你刚好骑车带着这位女施主,我们抓紧时间。”
    夏冰看看八戒弱不禁风的体格,疑惑道:“你能背得动我大伯?”
    八戒微微一笑:“你告诉我怎么走就行。”
    夏冰往前一指:“前面大约两公里,左侧有两栋高层,中间是大门,然后。。。。。。”
    八戒不等她说完,身子一弯已经稳稳的把老头背了起来,笑道:“那我就在大门口等你们。。。。。。”
    话音一落,八戒背着老头,身形已经如落叶般飞了起来,轻飘飘的,简直就跟背着二斤棉花一般,只几个起落,已经是在数十米开外了。。。。。。
    夏冰惊讶道:“哎呀,好厉害啊,这是轻功吗?”
    范畴看着八戒潇洒的背影,也有些得意道:“我都说了他是五台山的和尚,厉害着呢,想不想学,有空我让他教你?”
    夏冰冲他做了个鬼脸,笑道:“我还是喜欢坐车,跑路怪累得慌的,走吧,我们一起去大伯家!”
    范畴骑车带着夏冰,很快来到了地方,抬眼看,八戒和老头早已经悠哉的站在门前,翘首等待了。
    老头有点兴奋,看着夏冰过来了,指着八戒说:“嘿,这小和尚真是有本事,背着我跑的这叫一个快啊,我就感觉腾云驾雾的。。。。。。我说,你法号叫什么来着?”
    八戒一笑,双手合十,有些腼腆道:“小和尚法号八戒。。。。。。”
    范畴走了上去,往周围看了看,挥挥手道:“大爷,你就别管他八戒还是悟空了,抓紧上楼,正事要紧。”
    当几个人到了夏冰大伯的家里,开了灯,依次坐下之后,范畴才终于松了口气,看了看表,折腾了这么半天,已经快八点了。
    “大爷,现在可以说说了,这些天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范畴迫不及待地问。
    谁知老头却摇摇头,苦笑道:“你问我发生什么了,我还想问你呢,我要是记得,还要你来干啥?”
    “呃,说的也是,那大爷你还记不记得,最近的记忆是到哪里?就是说,最近有什么事情,是您记得特别清楚的,比如说,哪一天你去了单位,然后记忆很清晰,从那之后就不记得了?”
    “这个就有点难了,一时半会的,我还真想不起来哪件事记忆清晰,我就觉得,好像这几天的事隐约也都记得,谁跟我说过什么事,我也有印象,可就感觉像是做梦似的,模模糊糊的,我记得,昨天跟老罗接班的时候,他来晚了,我还等了他十多分钟。”
    范畴想了想说:“那你回忆回忆,记得我不?”
    老头看他两眼,摇头道:“不记得。。。。。。”
    “不是吧,今天和昨天,在你们厂子门口,你骂了我两次,狗血淋头的,难道你都不记得了?”
    “我骂过你么?胡扯,哪有这事。。。。。。”老头竟然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范畴无奈道:“哎,老罗接班来晚了都能记得,骂我两次跟骂孙子似的,竟然想不起来了,您老人家这是选择性失忆啊。。。。。。”
    “什么选择性失忆,我是真想不起来了啊。”
    老头什么都想不起来,这可就糟了,问话根本没法进行,范畴敲着脑袋,苦恼道:“这可麻烦了,什么都想不起来。。。。。。要不这样吧,既然最近的事想不起来,那我就问问以前的事。”
    “以前的事?多久以前的?”老头纳闷道。
    “清朝的,其实这个事,是我在县志里看到的。。。。。。”
    范畴又把那故事跟老头讲了一遍,大约也就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因为这故事实在是太简短了,一共就两句话,简短的他想添油加醋都没得可加,。
    可没想到,这只有两句话的故事刚说完,老头的脸色就变了,目光烁烁地看着范畴道:“你问这个事情干什么?”
    ps:坎坷,真是坎坷,拍个婚纱照,本计划一天结束,结果三天了还没拍完,大雾、阴雨,导致我们的海边外景一再推迟,时间都浪费了,今天还得去外景,能不能拍就看老天爷是不是眷顾了。无奈,人生最大的事,和写书最大的事撞在一起,半仙实在是太累了,昨晚回到宾馆,只写了一章,就困累的眼睛都睁不开,脑子都糊涂了,结果趴电脑上就睡着了。。。。。。对不起大家,今天上首页封推,也只能有几章发几章了,如果白天拍照顺利,能回来的早一些,那就再赶点出来。希望大家理解、谅解,祝我好运气吧。
    对了,才发现,昨天少更一章,唉。。。。。。

第四百四十六章 镜湖
    (第二更)
    这句话,却显然已经是承认他知道了,范畴心中暗喜,追问道:“大爷,这么说,这个事情你是真的知道了?”
    老头默然半晌,才终于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个事我知道,而且,你也问对了人,现在的人,知道这个事的不多了,唉,沧海桑田,什么都在变,又有谁能想到,当年一望无际的湖泊,如今竟。。。。。。”
    他说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范畴正听到紧要处,忙问:“如今竟怎么了?大爷你要是真知道什么,就直接告诉我们。”
    老头抬头瞥了范畴一眼,眨了眨眼睛,似乎想要说什么,又欲言又止的感觉,把范畴急的不行,夏冰也催道:“大伯,这件事应该真的很重要,你要是知道,还是说出来吧,毕竟一百多年前的事了,说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妨害,但是对他们很可能就非常重要了。”
    老头又思索了片刻,忽然坐直了身子,挺了挺腰板,正色对范畴说:“告诉你们可以,不过你要先告诉我,你们究竟是干什么的,打听这件事的目的又是什么?我先听听理由,再决定是否告诉你们。”
    范畴道:“大爷,我都已经说了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因为我怀疑,那湖泊淹没村庄的事情,会跟你们厂里工人中邪的事情有关系,之所以跑来问你,完全是好意,为了救人,仅此而已。”
    老头听完。缓缓点了点头,终于开口道:“好吧,那我就给你说说那湖泊的事,不过,这是一个被禁忌的故事,之所以那县志上面没有详细记载,就是因为,压根没人敢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形。。。。。。”
    范畴来了兴致:“您老慢慢说。我们洗耳恭听。”
    老头看了他一眼,却忽然又问了句没头没脑的话:“你知道,我们这城里,有一位城隍老爷么?”
    “知道啊,怎么了?城里不是就有他的城隍庙么。。。。。。”范畴愣道,心中却是隐约一动,难道这件事和城隍老爷还有什么关系?
    “嗯,知道就好,其实这件事。真要讲的话,还得从城隍老爷讲起。”
    夏冰大伯这就拉开了话匣子,这件事情。还是在他小的时候。听老辈的爷爷讲起过,据说,那是从一个瞎了眼的说书先生嘴里传出来的。。。。。。
    说的是清朝咸丰年间,朝廷**无能,社会动荡不安,遍地饥荒。匪患四起,内有太平起义阶级斗争,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可以说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但却唯有一个叫做范县的地方。却与其它州县不同,不但没有天灾饥荒,反而年年丰收,百姓生活虽不能说富庶,却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那时候,方圆数百里之内,只有这一个地方有粮食吃,许多饥民灾民逃难而至,当地县府清明,开仓赈济,广施粥饭,一时间着实救了不少灾民。
    这些灾民得了甜头,便看中这块宝地,当时荒野之地甚多,众灾民纷纷垦荒拓地,都想要在这里挣得一块安身立命之所。
    而这其中,又以与范县最近的洪县百姓最多,两个县城相距仅十余公里,距离非常的近,但两个县城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范县土地丰腴,风调雨顺,洪县却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是灾荒不断,民不聊生。
    由于两地相距太近,洪县的百姓便大量涌入范县,并有许多百姓一去不复返,就在范县落地扎根了。但这样的后果,就是洪县大量的房屋土地被弃置,县户籍簿上原有四万余人,慢慢的,竟然连一半人都没有了,反观范县的土地人口,却是剧增,除了洪县,再加上其它州县的人,竟凭空多出数万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