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河中下游的气候环境为粟黍作物的种植和高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客观因素。
气候环境优越的地方,农业生产必然发达,而农业也将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地球气候在亿万年的波动变化中不仅孕育了人类,也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矗气象与商业村越是日本一家超级市场的经理,以前,他因无法确定每天的进货品种和数量而愁眉不展。后来,一个在气象协会工作的朋友找到他,帮他开发了一个叫“第二天来店购物人数预测体系”的软件。这个软件只要把次日的天气预报输入电脑,这个体系就能准确测出第二天顾客的多少。试用1个星期后,村越一扫愁容。每天下午3点,他根据“体系”测出的数据吩咐采购员去进货,总是很合适;店里因过剩食品造成的浪费降到了最底限度,生意越来越兴隆了。
气象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就是这样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外已有很多企业把商业与气象学的关系列入了必修课,企业家们则巧妙运用这门科学,更好地制定经营策略。
极小的气温变化对人体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全球经济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假如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那么:——全球棉花歉收,损失达22亿美元;——全球水稻歉收,损失达10亿美元;——全球海深资源收入减少2862亿美元。
据日本气象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商品的销售量都受气温的影响。各种商品最畅销的气温是:10℃时是防寒衣料,15℃时是长袖女罩衫,20℃时是空调机、夏装,22℃时是啤酒,23℃时是浴衣,24℃时是游泳衣、凉鞋、拖鞋,26℃时是蚊蝇杀虫剂,27℃时是西瓜,29℃时是阳伞,30℃时是刨冰。商场老板们因地制宜,巧妙地运用气象信息,有的放矢地组织货源、销售,使盈利大增。
1994年,武汉商场支付3000元信息费,与武汉中心气象台签定了气象信息供需合同,及时得到“今年夏季气温比常年偏高”的信息,便果断决定进大批空调机扩大销售。而其他商场因无气象信息,对一下变“火”的空调机措手不及,痛失获利良机。武汉商场3000元信息费换来了百倍的利润。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上海一些老板的“气象意识”也大大增强。上海第六百货商店的经理们“看天做生意”,把气象预报用于决策经营。1990年他们根据上海气象台提供的“夏季上海将出现高温早,持续时间长”的信息,举办电风扇展销会,仅20天时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如今,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气象信息的利用,并把它作为衡量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德国一些啤酒公司都专门设有气象研究室,把气象信息做为调整啤酒产量的重要参数。据分析,盛夏气温上升1℃,啤酒销售量增加230万瓶。日本开发的“第二天来店购物人数预测”软件,每天下午3点预测次日来客人数多少。预测结果表明,雨天的顾客至少要比平日减少20%。
随着商业气象学的悄然兴起,中外许多精明的企业家、大亨们已巧妙地利用气象信息生财致富,仅借“雨”生财就成为商界一个景观。
借雨促销
有一年冬季,广州南方大厦经理从气象台得知来年春季广州地区雨量多、雨季长的气象信息后,便叫采购员打听哪里有雨伞供货。采购员不知何意,奉命从事。几经打听,得知深圳一家公司积压了20万把雨伞,正苦于无法打发。经理当机立断,要采购员将雨伞全部兜揽过来,采购员当时感到十分惊讶,将这20万把雨伞100多万元巨款的赌注压在老天爷身上,简直有点太玄了!第二年春天,果然如预报所言,广州地区进入了多雨季节,那雨一场紧似一常由于许多商店事先未备好货源,城里的人为买雨伞都纷纷往南方大厦跑。20万把雨伞一售而空,净赚了60多万元。南方大厦终于以借“雨”营销赢得了一场市场竞争的胜利。
雨中看美人
“下雨天也要打扮!”这是进入雨季后东京举行的“雨季时装大会”的口号。
他们由6名模特儿表演的“雨季时装”,展出40款雨衣、30款雨散雨帽,令人目不暇接。一款由两种颜色和花纹搭配的方雨伞,配上外套、裙裤,给人以和谐、美丽、潇洒之感。难怪有人说,目前在东京的下雨天气也有“雨中看美人”的情趣。雨天同样能给商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引雨进屋
为了“引雨进屋”,东京的一些大型体育馆均利用大屋顶收集雨水,然后送至地下大水池贮存,以备急用,既解难,又省钱。
位于东京都的新建科技馆,每逢举行相扑大赛时,每天观众可达1。1万人。为此每天用于冷气机或厕所等的用水量超过200吨,一旦遇到缺水或水供给量受限时,要举行相扑大赛就成了问题。于是,他们从8360平方米屋顶上收集的雨水贮存于容量1000吨的地下大水池内。该馆的年用水量为23700吨左右,其中杂用水9900吨,约占总用水量的40%,地下大水池总贮水量可达7200吨,约占杂用水总量70%。若按东京自来水费计算,可节约2523万日元!雨水成了“液体黄金”。
借雨做广告
日本著名的衣料店“越后屋”特备有很多雨桑每逢下雨时,许多未带雨伞的顾客或过路的行人纷纷聚集在屋檐下或店堂里避雨。此时店员便拿出一把把雨伞,“借”给他们,让他们能早点回家。这些雨伞上都印有醒目的“越后屋”三个大字。客人们打着这样的伞在雨中行走,路人都以为这满街的“越后屋”雨伞定是流行的“雨伞新潮”或质量过硬而受青睐的商品,于是纷纷前去该店购买。即便有人“忘”了归还雨伞也无妨,“越后屋”反倒乐得增加几个“永久的活广告”。店里损失了许多雨伞,但却引来了更多的顾客上门。
雨水出口
善于经营的日本商人发现,水在阿拉伯国家是贵重的商品。在那里,常年数月才下一点雨,唯靠淡水解救水荒,而一瓶淡水的价格相当于40瓶石油的价格,真是滴水贵如油!于是,便着手向阿拉伯国家出口雨水,从而标志着雨水利用已在日本显示出独特的价值。第一个向日本购买雨水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该国每年的雨水进口量为200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此外,日本还积极扩大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雨水出口,以求获得大量外汇。
气象与军事
关于气象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早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中就有论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极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这里“阴阳”是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变化;“寒暑”指气温高低;“时制”则是四季时气的更替。孙子明确提出了将帅必须懂天时气象的观点。
从古至今,气象战的范例比比皆是,像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二战中的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气候都决定了战役的结果。1944年10月,希特勒对前苏联发动闪电战,企图10天之内占领莫斯科。然而这个战争狂人对冬季作战却毫无准备。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德军既无棉衣,也无取暖设备,冻死冻伤者不计其数;严寒还使德军的机械装备牢牢地冻在地上而无法使用。同时土生土长的前苏联士兵却不仅适应这种气候,还擅长雪地作战,最终打得德军节节败退。
而现代战争节奏迅速、突击性强的特点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湾战争中,美军气象部门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久,就完成了海湾地区的气候分析报告,认为“对伊作战应选择在12月到次年的3月”,并具体分析了符合进攻条件的几个时段,结果,1月17日发动的首次进攻便获得了成功。
气象与体育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跳远名将鲍勃·比蒙奋力跃出8。90米,超出原世界纪录0。55米,着实令人咋舌。但这一成绩其实是巧妙地借助了墨西哥城的高海拔和当时2米/秒的顺风。中国的朱建华就无此幸运。1987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六运会期间,寒流突至,一夜气温骤降21℃,并刮起9~10级的阵风。赛场上朱建华全身发抖,动作走样,破世界纪录的雄心付诸东流。
竞技场上的形势就是如此受着天气的左右。因为天气导致的体育悲剧也屡见不鲜。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葡萄牙选手卡梅德·拉萨罗因难耐高温而客死他乡;1990年10月在摩纳哥举行的第2届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上,前届冠军卡西拉吉驾艇全速行驶时,被1。5米高的浪头抛出海面又打入水里,终致船毁人亡;1984年4月初,印尼雅加达正在进行一场足球赛时天气骤变,闪电击中球场,1名运动员当场毙命。
气象对体育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日照、温度、湿度、气压、降水、大雾,都会影响比赛。以冰上和雪上运动为例:温度和太阳充足照射会影响雪的粘性,从而影响到高山和越野滑雪者对器具的选择;雾和降雪会降低许多室外项目特别是高山滑雪所需要的能见度;温度和湿度会影响滑水、雪撬比赛中冰的质量以及人造雪的制造。在1984年萨拉热窝冬季奥运会期间,猛烈的北风风速达50米/秒,4天的积雪量达到50~90厘米,下坡滑雪比赛被迫延期。而1972年在奥地利因布鲁斯克举行的第12届冬季奥运会上,却因降雪不多、积雪稀少,奥地利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和几百辆汽车,从意大利边界的布伦纳山运雪来建造滑雪跑道。
1945年伦敦大雪造成一出闹剧。在一年一度的欧洲足球冠军杯赛上,英格兰阿森纳俱乐部迎战前苏联迪纳摩队,两队旗鼓相当。距下半场结束还有10分钟时,2∶2的僵局仍未打破。这时,一场大雾突然袭来,场上一片混沌,球员看不清号码,球门也隐入雾中,双方都想趁乱取胜,但能见度实在太低,屡屡射门无果。眼看比赛就要结束,被罚下场的迪纳摩队球员瓦西里心急如焚,趁裁判不备,溜入场中,一脚截住不知是哪边传来的球,迅速突入禁区,起脚劲射破网,紧接着,比赛结束的笛声也响了。瓦西里一阵狂喜。谁料裁判却宣布阿森纳队获胜。原来瓦西里竟将球射入了自家的大门。
1996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100周年。世界气象日之所以选择“气象为体育服务”作为主题,目的在于强调天气气候信息对于人们的运动和休闲活动,以及有关此类活动的组织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事实上,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天气和体育之间的关系。以奥运会所需的气象保障为例,提前数年就要由常规的国家预测网提供奥运会申办城市的一般气候信息;一旦承办城市选定,便立即开始研究整理当地的特殊气候信息,确定对各种不同比赛项目至关重要的天气要素,为每一个运动会场提供详细的气候资料,作为运动员备战训练时的参考。
我国气象为体育服务正式开展是在1987年第6届全运会。但系统地进行气象与体育关系的研究是从1983年第5届全运会开始的。
1983年第5届全运会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