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之所以这样做,应当是当时形势的一种需要。秦末之所以天下大乱,酷法苛政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秦始皇“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用的是法家思想,讲究的是刑法治国,但由于实施刑罚过于严酷,也搞得人心惶惶不安,以至于“囹圄如市,悲哀盈路”,环境恶劣程度可见一斑。刘邦厉害就厉害在这儿,他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要让百姓在这方面迅速感受到变化。他知道关中百姓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用现在的话讲,这叫顺应民意,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刘邦这样做也是有前提的。刘邦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围绕着那句“先入关者王之”的奖励机制进行的,那是他当时的终极目标,一切动力皆源于此。但说到底,这也只不过是楚王熊心和他们几个反秦列强的私下约定,并没和关中父老商量,就像后来的八国联军,争吵着在地图上划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不理会你大清国的感受一样。所以老百姓不一定买账,你先进关中你就成王,我们就得听你的,要是你来了还不如那暴秦呢,不白瞎了吗?
所以刘邦“约法三章”的出台,就有了许多投机因素在里面。这个条文与其说是法律规定,还不如说是一句宣传的口号。你说他故意混淆视听也好,有意欺骗百姓也好,他能让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他【wWw。Zei8。Com电子书】,接受他的治政理念,接受他将来在关中为王的事实,这无疑已经成功了。
老百姓不理解这“约法三章”的真正内涵,也不能全怪刘邦。既然是搞宣传,就要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还要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煽动性,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效果。况且刘邦还得考虑一下受众者的自身条件吧,关中人口众多,所受教育肯定不一样,你照本宣科地说上一大通,底下听得云里雾里,那还不如不说。说简单点,一下子让百姓记住,让百姓接受,这才是刘邦想要的最终结果,别的都是瞎扯淡。要是将这三章内容印成册子发下去,或者办个班什么的,让老百姓去看去学习,还不一定能有这效果。政治主张就是要简单、直接、明了。在这方面,刘邦是没有错的。
事实往往就是这样,如今咱们读《史记》,可以慢慢悠悠加以分析,但当时的老百姓不会,不光老百姓,就是那些地位显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会过多去想,反正现在政策是轻松了,再严厉它能严厉过秦始皇?对我有利、有好处就行了。
那么,刘邦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刘邦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笼络民心,争取老百姓支持,为他做关中王做政治和舆论上的努力。
其实不光“约法三章”,刘邦进关中后的一系列行为,无一不志在民心。比如对待秦王子婴。刘邦进军灞上,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场面沉闷而悲壮,刘邦手下的将士群情激奋,都说要杀掉子婴,刘邦说不,“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说怀王派我进关中,那是看到了我宽以待人的长处,现在人家投降了还要杀掉人家,以后谁还敢投降啊?不好。比如退出咸阳。刘邦入咸阳,看到美丽豪华的宫殿,他是想住下来的,打打杀杀这么久,也该停下来享受了,但他终究还是听了樊哙、张良的建议,“封财府库,还军灞上”。如此忍痛割爱,其实就是做给人们看的,它体现了一种姿态。
再比如谢绝犒赏。刘邦宣布“约法三章”之后,老百姓一下有了盼头,高兴之余,纷纷杀猪宰羊,以犒赏三军,这个刘邦也不让,大大方方地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我们粮食多得吃不完,就不劳乡亲们破费了,一副暴发户的神态和语气。你说这老百姓能不感动吗?于是“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还生怕他不来这里主事呢,老百姓都给忽悠了。刘邦稳扎稳打,按部就班,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分寸拿捏得极准。人要不是怀揣某种目的,做事绝不会这么谨慎小心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刘邦这个“约法三章”的真实用意,咱们可以看看这个法令后来的发展情况:
“约法三章”后没多久,刘邦又发了一个“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这个当时被称为“具五刑”,彭越、韩信后来都是这么被处死的。这还不算完,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刘邦在“四夷未附,兵革未息”,天下还没完全统一的时候,便觉得“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又回过头参照人家秦朝原来的法律,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将“三章之法”增为九章。
可见,对最初发布的“约法三章”,就连刘邦自己都是不满意的,这更加印证了他当初颁布此政策的真实用心。法律总是不断健全完善的,内容多了、条款细了,那是法律的进步,也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照这点看,刘邦的“约法三章”应该属于违反常规的操作,说到底,也就是一时的收买人心之术。可见刘邦在政治上的老辣。
我们再来看看项羽火烧咸阳的原因。
【4。火烧咸阳的真实原因】
项羽火烧咸阳,办事麻利,果断干脆,后人往往冠之以行事鲁莽、缺乏政治头脑的帽子,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有主观、有客观,有内因也有诱因。我们一个个说。
第一,项羽的心愿。这是主观因素。“项氏世世为楚将”,世代都吃着楚国的俸禄,为楚国国君效力,他们对昔日的楚国是无限怀念的,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已然明确昭示了这种情结的所在。然而到项羽这一辈,一切都没了,先是爷爷项燕为国捐躯,而后叔父项梁身死疆场,这都是拜秦国所赐。家仇国恨,可以说全都集中在了项羽一人身上,这付担子是很沉重的,它终究会变成一种毁灭性的力量。
早在六年前,项羽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威风时,就已是咬牙切齿、恨入骨髓。而后的几年,他一直在为这种恨而努力。所以,当项羽面对富丽堂皇的咸阳宫时,他多年来的积怨会一下子迸发出来,那时他眼里没有羡慕,只有仇恨。可以说,毁灭咸阳宫,是项羽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他拼杀疆场的动力所在,他要的就是那个结果,现在他的目标实现了。
说到这儿,咱们顺便说点题外话,后世对项羽的行为多持否定态度,说项羽毁坏文物建筑,豪华的宫殿是帝王的享受场所,却也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可以传之后世永远瞻仰的光辉成果。我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纯粹的替古人担忧。凡事不破不立,这事也要从两方面看,没有火烧咸阳,也不会有后来比之更加繁华的长安城不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果建筑物要是都留着,中国地面上就没别的了。老北京那些四合院就不是文化遗产了吗?不照样被钢筋水泥取代了吗?项羽比那些搞房地产的差远了,就是当时不烧,到现在它也不一定能留得住,所以没必要为这事纠结。
第二,思维的局限性。这是客观因素。项羽所处的年代极为特殊,战国末期和秦朝初期,应该说,这一阶段的政治体制还没有形成一个很明确的东西。尽管秦朝实现了全国统一,但时间尚短,这种统一还很不牢靠,秦始皇的大一统观念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接受。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进行统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国别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他要防止六国的死灰复燃,这种习惯上的东西、地域性的差别是很难改变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和消化的过程。
举个例子,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事,定国号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打的是复兴楚国的牌;项梁叔侄也立了楚怀王的后人熊心为王,打的也是楚国的牌;再比如张良,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目的是为韩国报仇,因为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其祖父、父亲共伴五任韩国君王,和项家有一拼。张良行刺失败后,隐居起来,后来陈胜起事,他跟随了刘邦,一起投奔项梁后,张良劝说项梁:“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要求项梁帮助他恢复韩国的建制,这样他可以增强反秦实力,其实他还是想着光复韩国。后来张良又跟随刘邦入关,项羽裂土封侯,张良又要求去辅佐韩王成,可见他这种故国观念是很顽固的。比张良还要顽固的,是齐地的田氏。田氏一族是齐国王族的一个分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最先行动起来的是田儋。陈胜派人攻打魏地的狄城,客居狄城的田儋趁机杀掉狄城县令,自立为齐王,举起反秦大旗。微妙的是,田儋一边竖起反秦大旗,一边将陈胜的军队赶出狄城。他要反秦不假,但反秦的目的不是响应陈胜,而是光复齐国。
可见,秦灭六国后,六国后裔的势力其实还很强大,只是他们迫于秦始皇的淫威,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一旦有人挑了头,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局面极难控制。陈胜、吴广正好起了导火索的作用,在他们揭竿而起之后,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后裔们纷纷自立,死灰复燃,天下重又恢复到战国时期的局面。可见,当时人们的思想仍旧停留在六国时期,其主流还是各自为政,六国君王的后人,仍然不具备秦始皇天下一统的大气魄。
项羽虽然在秦始皇出游时,曾经说过一句“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那也只不过是对秦始皇恨到极点,随口说出的一句解气话,他想让秦始皇死,但并不想做秦始皇的位置。刘邦当时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最初就是想当个关中王,这对于他这个曾经的泗水亭长来说,就已是登天的造化了。只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刘邦最后才有了称帝的想法,这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
项羽在政治上的最大野心,其实也就是成为像齐桓公那样的人物,做诸侯的霸主,号令天下;他裂土封侯,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当项羽做到了西楚霸王,应该就很满足了。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指导,他会对各个诸侯王表现仁慈,会对刘邦网开一面,只要刘邦服软、听话,他是不想灭掉刘邦的。项羽也不会想占据关中有利的地形,以巩固他未来的事业(这个我们以后会讲到),至于将来怎样,他没做过多的考虑,回家乡让父老乡亲们看看才是最主要的。
再者,当时项羽也不具备成为秦始皇的条件。陈胜树旗,诸侯群起,这帮人最后的实力虽然赶不上项羽,但也不是吃素的。打败章邯,诸侯联军也是有功劳的,并非项羽一人之力,只是他充当了主角。所以项羽要考虑到各路诸侯的感受,这帮人反秦,无非是为了两个目的:复国和富己,也就是钱和权。这两样得不到满足,吃饱了撑的跟着你玩命啊,毕竟那时还没有什么解放全民族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信念和口号。所以项羽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烧杀是立威,抢掠就是满足各位诸侯了。那些妇女财宝,并非项羽独吞了,而是“诸侯共分之”,这些战利品和土地一样,也是诸侯们需要的东西。后来田荣反楚,也不就是因为项羽没有封他为王吗!
第三,性格因素。这个是内因。火烧咸阳,让项羽的气愤得到了发泄,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本就是一个敢作敢当的汉子,不会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