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大军阀-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信性。

  袁世凯瞪了段祺瑞一眼,显然对段祺瑞一味心思求救外国人感到不满。不过他没有出言责怪段祺瑞,随手从办公桌案头上抽取了一份压在下面的文件,扔到了段祺瑞的面前。

  段祺瑞赶紧拿起文件看了一眼,正式日本驻华公使馆的外交函书。他打开来仔细过目一遍,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是简述和详细的声明,内容是日本政府愿意从台湾出兵,封锁广州海湾,并且在中国政府公开允许的情况,炮击广州城。而第二页则是详详细细列出的条件: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因中国承认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兹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款,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第二款,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为盖造商工业应用之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第三款,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意方便居住和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第四款,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许与日本国臣民。至于拟开各矿,另行商订。

  第五款,中国政府应允,关于左开各项,先经日本国政府同意而后办理:

  一、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允准他国人建造铁路,或为建造铁路向他国借用款项之时。

  二、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项税课作抵,由他国借款之时。

  第六款,中国政府允诺,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

  第七款,中国政府允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日本国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

  段祺瑞看完这些条约,不禁皱起眉头,日本人在满洲跟前清的王公贵族眉来眼去,这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很显然日本人早有心思在满洲建立自己的势力圈,而前清的王公贵族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这些条约看上去要比英国人提出的要求好得多,可西藏问题是“标”,日本人这些条约可是要在满洲种下“本”,谁知道日本人心里打着什么鬼主意?

  他暂时不敢轻易发表意见,试探的问道:“大总统,您的打算是什么?”

  袁世凯漠然的瞥了段祺瑞一眼,问道:“你这次北上,难道一点好消息都没带给我?”

  段祺瑞怔了怔,心中暗忖:难道大总统是要听我的建议?他刚准备开口说话,可是忽然灵机一动,又感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他说跟英国人或者日本人合作,岂不是把卖国的罪名扣在自己的脑袋上了?他不由对大总统感到心悸,自己身为大总统的心腹,大总统竟然会这样设圈套对自己?但是话又说回来,看来大总统确实有心思借助外国人的力量,只是不方便亲自说出口罢了。

  “大总统,现在问题在于咱们究竟是战还是和?战或者和,这都得由您来做出最高指示,接下来我们才能着手安排后续事宜。”他圆滑的说道。

  “战或者和,我倒要看看吴绍霆有没有那种决心。”袁世凯喃喃的说道。

  一直站在门口不做声的徐树铮,听着大总统跟陆军总长的谈话,心中不由有几分忐忑,虽然他希望大总统能继续打完这场战争,但前提是凭借北洋军的力量,而不是出卖国家利益换取不可靠的援手。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引虎驱狼的自毁之策,犯不着做这样的牺牲,毕竟这是中国内部自己的事情。

  好几次他都想要开口发言,可是自己能站在门口已经算是不错了,哪里还敢造次。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6章,泄露

  北京的气氛突然有了变化,正月初十过后,京城不少报纸都在报道广东战争即将言和的消息。茶楼小肆,饭馆酒店,人们闲其无聊的议论都在广东议和的焦点上。除此之外,不少社会名士也公开发表文章,呼吁南北停止交火,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消除误会。在这些名士当中,自然有岑春渲特意前去拜访的京师大学堂校长严复。

  严复的呼吁文章由多家报纸转载刊发,不仅仅因为严复是学术教育界的泰斗,更重要的是严复在文章中说的头头是道,甚至认为北洋政府当停止内战,转而调集国军北上入蒙,平息库伦的叛乱。

  不少政治评论人士也支持严复的观点,如今正是大总统的大选越来越近,袁世凯大总统更应该收拢内战的不利影响,转而为维护国家权益做实事,这样才能成为人民拥护、国家需要的中央领袖。

  一时间,这种忽悠此起彼伏,就连不明事理的老百姓们也都跟风相谈,舆论的势头渐渐一边倒。而北京的舆论直接影响到全国的时事观点,几乎就在这几天的时间内,天津、上海、武汉等地都在纷纷议论,仿佛停战已经是势在必行的结果。

  推动这一系列舆论声势的人,岑春渲只是其中之一,他在抵达北京的第一天约见的几位好友,目的就是要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买通京津一带的报馆主笔,利用报纸制造这种气氛。但是归根结底最重要的策划人,依旧是远在广东的吴绍霆。

  广东军政府成立新闻部的目的就是掌控“舆论”这支无形的武器,吴绍霆与岑春渲南北相应,联手制造了这种故意经营出来的舆论效果。前面十天的准备,正是为了今天做铺垫。但是舆论并不是吴绍霆主要对付袁世凯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让国人从广东战争的焦点上,渐渐转移到总统大选以及蒙古叛乱的事件上来。

  在一月份时,吴绍霆已经策划了一系列发达蒙古叛乱的新闻事件,在国内确实起到了一定影响。而今天蒙古叛乱旧事重提,更加在全国人民心中增重了印象。这次的舆论诱导,气氛之浓厚,足以震动北京政府的判断力。

  在正月十一日中午,韶关收到了岑春渲加急从北京发来的电报。

  邓铿顾不得把饭碗里的饭吃完,匆匆忙忙拿着电报赶到第一师师部大院的侧院,也就是关押萧耀南的独立小院。自从正月初二以来,吴绍霆从北线教导二团团部搬到第一师师部,韶关战事已经越来越有偃旗息鼓的趋势,没必要还要担心北洋军发动反扑。教导二团那边就交给新任教导二团团长何应钦,以及师部参谋官刘永浩负责。

  此时,吴绍霆正与萧耀南坐在靠窗的位置,两个人死死的盯着摆放在中间的棋盘。这几天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吴绍霆索性就多抽点时间跟萧耀南接触,一则是因为萧耀南好歹是北洋军未来著名的人物,二则也想借机多多了解敌人的情况。

  萧耀南被俘已经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活动的范围有限,同样是无聊至极。因此他跟吴绍霆一拍即合,从一开始的闲聊喝茶,到后来每天要对弈几句。纵然战场上失利,但在棋盘上照样能找回几分信心。

  邓铿踩着楼梯来到二楼时,吴绍霆和萧耀南都是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自己的出现压根就没引起他们的注意。

  “将军。”萧耀南得意洋洋的挪动了一手棋子,笑着说道。

  “啧啧,萧司令是得势不饶人呀!这下难了,难了。”吴绍霆的棋艺并不算精通,这几日跟萧耀南对弈输多赢少,倒是让萧耀南嘲笑了好几次。

  “吴都督,丢车保帅吧。哈哈哈哈!”萧耀南心满意足的说道。

  “丢是要丢的,关键是丢不丢得起呀。”吴绍霆叹息一声,棋盘上双方的棋子都不多,这一局已经无路可下了。

  “真是没料到,吴都督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挥洒自如,却在这小小棋盘上屡屡铩羽,真不知道这是不是讽刺。”萧耀南轻蔑的笑道。

  “呵呵,下棋不过是陶冶情操、闲情雅致的游戏罢了,这也要在乎个人的爱好。说起来要不是萧司令这几日与我对弈,我早就连棋子的名称都忘的干干净净了。”吴绍霆轻松自若的笑道,他早就习惯萧耀南的冷嘲热讽。

  这时,邓铿见两人的棋局差不多了,赶紧迎上前去在吴绍霆耳边小声交代了一句。

  吴绍霆知道邓铿担心萧耀南在一旁,不方便查看电报,不过他并不是这么想,萧耀南已经是阶下囚,就算让其知道自己与北方的联络也无关紧要。他直接说道:“把电报拿过来。”

  邓铿犹豫了一下,还是递上了电报单子。

  吴绍霆接过电报单仔细看了一遍,眉宇渐渐皱紧,不由自主叹了一口气。

  萧耀南假装满不在乎的样子,在一旁慢条斯理的收拾棋盘,不过心中还是很关心外界的情况。他现在虽然是阶下囚,就算抛开敌我立场的关系不算,不在乎胜负几何,但被困在这里这么久,也很想知道北洋内部最近有什么决定。

  “萧司令,你看看吧。”吴绍霆将手里的电报丢在棋盘上面。

  不等萧耀南惊讶,一旁邓铿同样是一副不可理喻的表情,双眼询问的盯着吴绍霆。

  吴绍霆没有理会邓铿的质疑,这份电报没有什么好隐瞒,并且其中还有一些消息可以用来试验萧耀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物。

  萧耀南狐疑半晌,最后还是伸出手从棋盘上将电报拿了起来。他没有急着看,反倒是笑着对吴绍霆说道:“怎么,吴都督就这么放心我?虽说我现在只是一介俘虏,可保不准日后还会狭路相逢,今天推心置腹的人情,只怕未必有利。”

  吴绍霆乐道:“萧司令太小看我吴某人了,这点坦诚吴某还是负担得起的。”

  萧耀南不再多客气什么,打开电报快速的看了一遍,随着目光向下移动,他的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脸色变化莫测。看到最后他甚至禁不住惊呼起来:“怎么会这样?”

  吴绍霆笑道:“现在全国上下都认为广东战争刚告一段落了,就连国务总理熊希龄阁下为代表的进步党人,也都在遥相呼应,希望能凑成广东停战。当然,熊总理的意思是希望用我们广东税政做为停战的证明,以表示我广东是诚心诚意拥护中央。”

  萧耀南冷笑道:“哼,我敢跟吴都督打赌,你是绝不会答应进步党的这项条件的。”

  吴绍霆摊了摊手,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他说道:“现在的重点不是我答应不答应熊总理的条件,而是大总统根本没有放弃继续进攻广东的打算。萧司令你也看到了,新华门里面走漏了消息,大总统打算与英国人签署关于西藏的条约。虽然暂时没有消息说签署条约的目的是什么,但萧司令应该不难猜到,大总统正是要用西藏换取英国人的武力支持,再次调集兵力来对付我广东。”

  萧耀南冷冷的说道:“先不说这份电报是真是假,就算真的是从北京发过来的,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的流言,大总统断然不会分不清利害轻重。”

  吴绍霆仔细观察着萧耀南的表情,在他看来萧耀南似乎没有故意做作的痕迹,一切情绪都是发自内心似的。他知道这个消息让萧耀南或多或少有些不能接受,一方面是因为萧耀南本人不幸被俘,影响了整个作战的进度,不得不让袁世凯出此下策,另外一方面则是对出卖国家利益换取内战资本的方式感到十分愤慨。

  “萧司令,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