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山河图-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家强等人均是一阵诧异,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老师是东北的。但很奇怪,别人都说,乡音是怎么都改不掉的,但刘老师的声音就听不出东北人的口音。
    他们不知道,当年刘老师很小就扛枪跟着红军打鬼子了,那么多年的漂泊,几乎闯了整个中国,什么话没听过?接触的话一多,乡音也就慢慢会变,尤其是在楚家寨停留了三四十年,很多东西都冲淡了。时间能改变一切,就是乡音也不会例外。
    “刘老师你居然是东北的?具体哪里?我们去看看。”李向东一听,顿时一阵惊喜。
    刘老师似乎不大想去回忆:“忘了,十二岁出来就没有回去过。而且还没什么好怀念的,村里就剩下我一个活口,回去没意思!”
    众人一听,都沉默起来。以前鬼子的三光政策,首当其冲就是他们东北,怎可能不了解?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 东北乡村
    进了村子之后,就发现很多人在等待。下了车,李向东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跟村里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人。
    那个村长也就是五十多岁的摸样,一看就是那种埋头实干老黄牛型的人物,一抹春风般的笑容,给大家的印象十分好。
    楚家强等人将带过来的零食之类,让楚家寨的孩子分给其他孩子,一起分享。
    孩子跟孩子永远不会缺话题,很容易就能混熟,是不会分地域差别的,虽然语言上有时候可能会听不大明白。加上还有东西吃,有些甚至将自己买的小玩意拿出来,大家一起玩,就更加容易拉近大家的距离。
    “好了,大家先喝杯茶吧!”那村长开口道。
    他干脆吩咐人在李向东的大院子安排招待事项,大家帮忙搬一些凳子过去。事先,他们已经煮了一大桶的好茶,这时候抬出来。
    楚家强捧着一个两个巴掌大的大碗,很地道的大碗茶,感觉挺亲切。虽然都是农村,但跟楚家寨相比,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看起来也跟以前的楚家寨那么落后,村里还是一条黄泥路,听李向东说,也准备在上面铺煤渣,然后压实,学习楚家寨的经验。他们这里石矿资源会少一点,但煤矿资源不缺,很容易找到煤渣,价格比起石渣石粉还要便宜。
    那些孩子看着别人家屋子前挂着的一长串、一长串的玉米棒,感觉很新鲜。玉米楚家寨也年年种,不是稀奇玩意,但从来不会这个弄法。
    在楚家寨,一般就是留种的玉米,才会整个玉米棒子一起晒的。其他的收回来,一般就要搓玉米,将其一粒粒搓下来,这样晒起来更加容易。
    在农村,搓玉米也是一个大事情,跟晒谷风谷差不多。现在有些地方有专门的机器脱粒,尤其是那些大规模生产的,不可能人力去弄。
    在楚家寨,一般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面,钉上一个解放鞋的鞋底,用解放鞋鞋底的纹路去搓。当然,事先用一字螺丝批开了两行,这样后面搓的人就容易很多。如果用手去掰,很容易就起泡,孩子们也挺怕的。
    只见那些玉米棒子就绑在一根木棍上,远一点望过去,就跟一长串熟了的香蕉,有点壮观。有个楚家寨孩子偷偷问边上的当地孩子:“你们的玉米都是这样放的吗?”
    那孩子想了一下:“很多是,也有不是的。”
    这样晒法,其实除了节省场地之外,还比较容易晒干,而且下雨的时候,也容易收,两个人抬着两头回去就可以了。
    李向东的父母对楚家强、叶继生等人异常热情。他们也知道,儿子现在的成就,离不开这些人的大力帮忙。
    楚家强等人还买了一些礼物过来,李向东家里成员都有,俱是一些比较实用的东西,价格不是很贵,农村人也容易接受。
    “嗯!别玩了,快去帮忙。”李向东对自己的弟弟妹妹说道。那两三个家伙,就知道玩楚家强给他们带来的东西。
    其他孩子喝了几口茶,就跑出去玩了。孩子都是坐不下来的人,跟猴子一样。他们发现这里有牛车,就跑去要人家载着他们转一圈。
    “别跑太远!很快要吃饭啦!”那村长对跑出去的孩子说道。另外,还吩咐了两个青年人跟着去。
    周福荣看屋子,也应该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比较老旧,院子虽然挺大,但里面就不是很宽敞。另外,屋子内部还贴着几十年前十分流行的报纸,以前在墙上贴报纸是很时髦的装饰,只是现在看起来就感觉有些怪异了。
    “老大,你这屋子古董呀!”周福荣说道。
    “那你帮我看看值多少钱,打包卖给你算了,反正明年要建屋子。”李向东开玩笑道。
    “屋子还是算了,不过里面那个茶壶好像值点钱,拿出来给我瞧瞧。”周福荣刚才就注意到人家屋里的一个老茶壶了,有八个角,十分奇特。
    楚家强等人翻了下白眼,这家伙的职业病又来了。周福荣仔细看了一会那个茶壶,发现只是清末的作品,历史不是很长。但奇特的造型,加上壶身上别样的图样,他马上就得出结论,这玩意不是国内的产物。
    没有理会那家伙,楚家强等人自顾聊着,他们早就体会到那家伙一旦认真看起古董,那是很无聊的。
    李向东回来之后,家里也给自己相亲了一个,准备明年结婚。因此,重建屋子也就提上议程。现在,家里虽然还欠着楚家强等人的钱,但也算是村里面富裕之家了,建房子也就没有那么烦恼。
    “老大,嫂子呢?怎么不叫过来?我们千里迢迢过来,容易吗?”叶继生开口道。
    “很快就到了,刚才还给她电话呢!”李向东说道。女方是一名小学教师,就在隔壁村子,师范大学出身,用自己父母的话来说,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建房子,资金够吧?”楚家强问道。无论在哪里,建房子都是一件大事,很耗钱,很多人可能积储了大半辈子,建了房子之后,马上就回到解放前。
    “放心吧!花不了很多钱。不过,还给你们的可能就得拖延了。”李向东摆摆手说道。
    村长帮忙安排各种事情,让大家就在边上搭起灶炉,将村里空闲的人请过来,帮忙做饭等等。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连周边的村子也惊动了。
    自从李向东回来之后,大搞冬季蔬菜种植,让村子创收翻了一倍,可是将他们羡慕不行。他们这里,世代都是耕种为生,一年到头也就混个温饱,积累不了太多的财富。有些家里孩子多的,可能还会比较窘迫,孩子的教育就成了一个难题。
    出去的小家伙就抱怨了,这个村子居然没有小卖部,想吃个冰棒、雪糕还得到隔壁三公里外的大村子去。那两个青年,赶着牛车,在前面带路,伺候这群小家伙。他们感觉这群孩子太牛了,身上比自己还要有钱。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 日本货
    不久之后,周福荣才将那个老茶壶放下来,说道:“老大你一直就有用曰货的传统呀?”
    这话一出,大家都疑惑了,不明白这家伙要说点什么,这话好无厘头呀!尤其是李向东,曰货在城市可能很泛滥,但在这种农村,绝对不多见,何来用曰货的传统?
    “我没看错的话,你这老茶壶就是曰产的。不过,你们这里是东北,以前曰本占领过很长一段时间,留下一点曰本的东西,也不足为奇。”周福荣笑道。
    “不会吧?这玩意是曰本人的东西?”李向东最是惊讶了。没想到,自从自己有记忆起,就一直存在的老茶壶,居然还是一个曰产的东西。
    “曰产的?曰本人的古董不值钱吧?”叶继生也问道。他比较少听说曰本的古董,一般就是国内的,还有外国的油画这些比较出名的。
    “也不能这样说,曰本的东西,虽然我们看起来不怎么样,但要是转给曰本人,可以宰一笔。”周福荣说道。宰曰本人的钱,这是他最乐意的。外国人不也是这样对中国人的?利用大家的爱国之心,谋取暴利。
    李向东的父母有些紧张地询问,这个茶壶能卖多少钱。自己儿子也跟他们说了不少遍,这哥们是玩古董的。看样子,目测自己家的这个茶壶也是一个古董,要是能卖点钱,那就好了。
    周福荣想了一下,就透露这东西在中国不是很多人喜欢,价格也就会低很多,甚至市场很少。这玩意,最好还是倒卖给曰本佬。
    “这样吧!我帮你们联系一下,可能有人有门路接触曰本的收藏家。”周福荣说道。
    “好!那就麻烦贤侄了。”李向东的父亲立即大喜。
    周福荣也趁早帮人家搞好,省得回去楚家寨了,将事情都忘了。他马上联系自己平时结交的那些同行,甚至跟周老爷子打个招呼。
    没多久,周福荣就联系上了一个买家,对方是中国人,人家买回去也不是收藏,而是再次转卖曰本人。根据周福荣传过去的资料,双方扯了一会嘴皮,最后只能杀到七万多。
    周福荣也清楚,要是直接给曰本佬,说不定还有三分之一的价值空间。不过,别人也要吃饭,也就只能这样了。
    “伯父伯母,你们感觉怎样?如果赞成的话,马上可以交易了。”因为买家跟自己的一个同行很熟,所以也不怕欺诈之类。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可能为了几万块失去信誉。
    李向东的父母肯定立即点头了,一个茶壶能卖到六七万,还想怎样?没多久,人家就赚钱过来了,周福荣让李向东这两天有空就将东西寄出去。
    “还是赶紧出去给人家寄吧!人家钱都转过来了。”李向东的父亲说道,催自己儿子出去寄,不然自己感觉不好意思。
    那村长跟村里其他人一看,一个茶壶就几万块,有点目瞪口呆了。楚家强看他们的表情,跟以前楚家寨的一摸一样,顿时笑道:“说不定你们家里也有值钱的古董,自己不认识罢了。现在这家伙有空,你们不妨搬过来,让他帮你们鉴定一下。”
    都是老大一村的人,能帮就帮吧!而且,那家伙的确闲来无事,还能锻炼他的眼力,说不定遇上好的宝贝,那家伙就有福气了。
    周福荣也是眼睛一亮,不过最后还是提醒,要不是以前留下来的,就不要搬过来了,挺麻烦的。那些很久就存在的,不妨拿过来,也不一定非要这些瓷器的。
    其他人一听,都跑回家去,留下村长几个人。这样的机会的确难得,有谁会免费帮他们看?以后就算有古董商进村子来收货,也绝对坑得你们吐血,随便给几个小钱可能就打发了。
    “那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东西我们都不懂,也很少人会来我们这里收这些东西。”那村长开口道。
    “没事,反正对我也有好处,能多瞧一些古玩,也是一份阅历。”周福荣这话倒没有谦虚,事实还真是这样。
    很快,村民将家里比较老的东西都搬了过来。有些被周福荣扫了一眼,就让他们搬回去了。那些东西年代本就不太久,加上收藏的人太少,属于极度冷门的那种。
    “你这些都是比较近代的物品,收藏价值不大。”周福荣对一个拿着烟杆抽烟的老人家说道。
    那老人家有些失望,就准备搬回去。这时候周福荣接着说道:“不过,你这个烟杆不错,给我看看,应该还值钱。”
    那老人将嘴里的烟杆拿出来,瞧了几眼,连忙将里面的烟垢敲出来,将烟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