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1-500-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居安就发了火:“先有国法,再有家规。这里现在是他的治下,我们一家都是他治下的百姓,你明不明白?”

    三姨娘倒愣了,灯下强笑道:“老爷何必对我们这可怜的人发脾气。。。。。。”

    沈居安打断了她,问道:“既然你为了儿子,我也为了儿子,你是想他以后有一门好亲可以攀附,还是现在就惹得王爷不喜欢妙姐儿,一家子都跟着受累。”

    三姨娘虽然不明白,总觉得皇帝也有三门穷亲戚,是亲戚哪能就不照顾,何况我房里的四少爷也算是王爷的姨表弟。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些,见沈居安也发了火,只能不说话了。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心情

    出了这样的事情,玉妙心里也难过得不得了,自己回一次沈家,本想开心几天,被迫又提前回来。难道出嫁的时候真的是从王府里走,再回到王府不成。

    身边的亲随服侍人,若花,朱禄都是同年的人,对自己也是同情,可是人心难测,难保内心里不看轻自己。

    好象离了朱宣,一天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外面人看了自己,都是觉得尊贵得高不可攀,哪里想到自己现在成了一棵菟丝花,没有了松树就没有生存的源泉。

    这样一想,一夜也没有睡好。第二天见了朱宣,见了徐从安,更是羞惭。只是对了朱宣娇娇依恋,内心里又是苦闷得要哭。

    没有穿越前就是一个无依无靠自己打拼的人,那时也可以投简历,找工作,自己租房子,还觉得万事靠自己。

    穿越过来了,样样受人摆布,全没有一点儿自主权。想想朱宣的疼爱,全是靠着投了一个好躯壳。

    如果穿越成石姨娘,易姨娘,朱宣也一定会对那一位沈玉妙好。自己又成了什么。

    内心里对朱宣生了一丝惧意,这惧意比平时管得严厉的那种惧意还要深重,又不得不依附他,讨他喜欢,觉得自己的位置比余丽娟那个童养媳只是少了挨打而已。

    朱宣,徐从安都没有考虑到玉妙会有这种心情,想想玉妙的生活比较简单,几个闺友,周亦玉那个野丫头,一个童养媳,一个小泼妇,还有薛夫人。

    不应该会有别的情绪才对。过去的富家女子如果不勾心斗角,后园里种种花也可以过一生。

    妙姐儿当然不用勾心斗角,跟谁斗呢,也没有对手。

    再加上两人,朱宣是呵护得严密,别看我放松了,你做什么我不知道,跟的人敢不来回。

    徐从安是一心想把玉妙教成才女,完全有这个资质。淮阳郡主薄有才名,徐从安要让玉妙比淮阳郡主还要有才。

    再说王爷闲时诗酒自愉,妙姐儿要是一个字也不认识,失宠是迟早的事情。想想王爷乱批诗经,徐从安就想笑。

    一开始朱宣频频邀请了徐从安来,说不能辜负了玉妙的歪理辨才,让她的辨才上点正道吧。

    徐从安就猜了出来,王爷是不喜欢以后的妻子与自己谈不来。

    来了以后看玉妙恁般乖巧,王爷这么的宠爱也没有惯出了格。平时王爷该去哪个姨娘房里,妙姐儿居然一点也不关心。疼的时候道谢,触怒的时候小心,一点儿也不象是沈家出来的。

    侧面打听了一下,对两位姨娘也是客客气气。

    最早发现玉妙不简单的其实是徐从安。是个女人都会嫉妒,都想专宠,哪怕只有一次。只有妙姐儿一平如水,一次也没有过。徐从安有时自我得意一下,这与我的教导是有关的。

    玉妙又偷偷地落了一回泪,豪门深似海,这才是冰山的一角吧。若花没有劝她,反而起来陪她坐了,劝她不要为沈家姨娘们生气。

    若花以为玉妙是为了丢了面子生气。再聪明伶俐,若花这一次也猜不到。

    朱禄高兴得不得了,请了朱福,朱喜,朱寿一起去吃饭,也当为朱寿饯行。京里书房没有人是不行的,朱寿就要回去了。

    朱禄现在跟了玉妙,所以去不了。朱福更开心,酒喝了几杯笑道:“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我年年去看姑娘,受了这些人多少鸟气。今天才是解气呢。来,喝一杯。”

    福禄寿喜当然不会看不起玉妙,王爷现在捧着如凤凰,难道自己找不是去,四个心腹小厮是朱宣一手教出来的,亦父亦兄,又是主子。

    只有玉妙自己忧心。

    好在第二天下午,听了一个好消息。薛夫人特地跑了来告诉玉妙,笑得喜滋滋的:“丽娟的那位未婚丈夫小三,亲自来我门上赔不是,把丽娟接回家了。”

    玉妙只觉得不妥,只有薛夫人笑:“我说对了吧,他慢慢就老成了,就会对丽娟好的。我们都是白操心了。”

    玉妙只问了一句:“那一次我们帮了她一些银子,她都带回了家里?”若花就给了一百两。

    薛夫人笑道:“她还能往哪里带,难道我留下来替她管不成。”又安慰玉妙:“你想的也对。等我问过丽娟,我一个月的月钱现在也没有处花去,如果每个月花点钱能为丽娟买个清静,我愿意支付这笔钱。”

    见玉妙还是戚然的神色,和她开玩笑:“我没有,再来问你借好了。那位胡姬李英华说了,你随便一件首饰,就可以买几十座她那样的酒店了。”

    玉妙苦笑了,这话更伤害了她,我在朱宣面前都成了什么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位置。好象一只金丝鸟,平时又要听话,他想听啥就唱啥。

    薛夫人见她还是不高兴,笑道:“你放心,就算是你的首饰都是上了册子记录着的,保不齐你摔碎块玉,镶的珠子不牢掉一颗下来,我就捡了去。”

    玉妙这才一笑,想起来自己在京里碰碎了玉带环,朱禄还巴巴的捡了去让匠人磨了又送回来。当时觉得朱禄做事谨慎,太过于小心了。

    后来对朱禄了解了,今天想起来,明白那块玉应该是值钱的。不然朱禄不会放在眼里。

    玉妙一笑,朱禄那么勤谨,也应该赏他。哪天回了表哥,好好地赏他点东西。又是表哥,唉,我现在离了他寸步都难行。

    因说了明天为沈居安摆宴,薛夫人也早就知道了是为沈老爷必姻。因听说来了,就要去见一见,总是玉妙的父亲。

    玉妙见了她穿得正装跑过来,明白是有备而来,就让人请了沈居安来。

    薛夫人见了沈居安,才发现自己弄错了一件事,自己有封诰,为了表示郑重穿了正装来,只能对了沈居安道了寒喧。

    沈居安倒行了个礼,弄得薛夫人实在是过意不去,歉意地看了玉妙,玉妙只是苦笑,这种事情总是一时想不起来。

    过了一会儿,尹夫人来了,余丽娟回家后有些高兴,路过了尹夫人门口去看了她,想让她放心。

    尹夫人一进门就笑嚷道:“我说得对了吧,别忍着他。”

    若花与祝妈妈相对皱了眉,总是这么大呼小叫的可怎么行,尹将军就不能管管她。

    沈居安还没有走,见玉妙这里热闹,也觉得欣慰,对不起她的心情少了好些。尹夫人刚成亲还没有封诰,很是端正的给沈居安行了礼,笑着指了自己的鼻子道:“沈伯父,我是妙姐儿的好朋友。”

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相看(一)

    大家正乱着,人报说卫氏来了。

    沈居安见玉妙看了自己一眼就明白了,这一定是必姻的那些人中的一个。

    一时也不想躲避,而且也想看一看。

    卫氏在外面问了人说沈老爷也在房里,想一想见一面也好,明天的酒宴上人乱纷纷的,乱花迷眼,他不怕看花了眼。

    就进了来。果然看到一位四十岁上下,方脸盘,五官端正的男子坐在那里。心里第一忖度:妙姐儿长得不象父亲。

    沈居安站了起来,见一位身穿了浅棕色罗衫的人走上来。衣衫朴素却遮盖不了她有神的双目。

    江左卫氏素有才名,沈居安年青时也是听说过的,只是没有想到还有这种缘份。

    见她高鼻梁,大眼睛,仪表态度都是端正的不得了,走上前来,对玉妙行了礼:“今天看了很高兴。”

    不卑不亢,并没有一点儿屈居的意思,反而象一位年长的姐姐在问候小妹妹。

    玉妙站了起来,还了礼,笑道:“父亲来了,可不是高兴。”就为卫氏和沈居安作了介绍。

    两个对行了礼,抬头时互相看了一眼,都一直看到对方黑眸里去。

    沈居安这才告辞,出了门心里满意,南平王府为了自己的确是尽到了心。江左卫氏,才名与傲气一直相伴,今天见到了,难怪是傲气的,左挑也不行,右挑也不行的。沈居安有些心动。再一想,还有别人呢,再看看再说,卫氏这样的人都巴巴的跑过来送上门给我看,别人也一定不会差的。

    卫氏坐下来说话,薛夫人对卫氏是尊敬得不得了,那么有才的。卫氏说一句,妙姐儿都没有意见,薛夫人就跟一句。

    尹夫人拘束得不得了,只要她过于兴高说一句,卫氏的黑眼睛就看了她一眼,又看了卫氏坐下来身姿笔挺,说话态度从容不迫地带了力度,尹夫人没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就走了。

    薛夫人也一同走了,尊敬归尊敬,可是象卫氏那样子态度说话坐着,薛夫人更有心理压力,尹夫人一说走,就一同走了。

    玉妙得以和卫氏说说话,在卫氏面前就有些放松,卫氏要比薛夫人,尹夫人更善解人意。

    卫氏看了玉妙,带了微笑问道:“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她看了出来玉妙怏怏不乐的。

    玉妙也不想瞒她,真的和她成了亲,过了门也就知道了。而且卫氏平常说话就有见地,想听听她的意见。

    就没精打采地道:“父亲来,把家里三个姨娘都带了来。”

    卫氏一下子就明白了,来看女儿还带了姨娘来作什么,而且刚才见到的沈居安看上去是一个老实人。想想上次见到的四姨娘,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看那笑容就不是好人。

    想了一想安慰道:“明年就要大婚了,王爷又极爱重,接了来教养,也是希望遇事放宽了心。世上事处处都包含委屈,只是一味的为了这一件事情难过,也伤了王爷一片疼爱之心。”

    还是卫氏说话能说到自己心里去,本来玉妙正想着,自己在朱宣身边不过是一片被他抓在手里的飘萍,哪天放手都还不知道。

    卫氏这样一说,玉妙长叹了口气,可不是,表哥在自己身上花费心思,不会轻易放手的。玉妙越想越歪。

    卫氏见自己说话玉妙听了进去,越发觉得她不象是一般的娇小姐,说几句实话也不行,要说只能是好听的。

    况且自己为了姻缘主动跑来这里给别人相看,心里也一直委屈得很。来了以后,妙姐儿一直都待自己好,虽然想来也待别人好。就是不成亲,无事时通信走走也还不错。

    自己可惜了读了一肚子的书,年青时看得别人都不成材,拖来拖去拖到现在要主动送上门去给一个小生意人相看的地步。

    如果不来,家里的宗族又要逼了自己从族中过继孩子,而且送上门的都是年纪已长的,父母又在,这哪里是过继孩子养老,分明是白日打抢。

    南平王府权大势大,一听说为未来的岳父选续弦,宗族中的人就放了话:“要么你去一次,一定要嫁给他,你有才学,抓住一个小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